2020年11月06日 

第05版:乡村兰溪

多措并举抓生产 千方百计保供给

兰溪全力筑牢粮食生产“安全线”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秋收时节,稻浪滚滚、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特殊之年,粮食生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获悉,兰溪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为23.7万亩,比去年全年播种面积增加1.7万亩。

  近年来,兰溪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应对疫情影响,兰溪多措并举抓生产,千方百计保供给,全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端牢粮食安全饭碗。

  “轰隆隆、轰隆隆……”在水亭畲族乡生塘胡村的穗农家庭农场烘干房里,粮食烘干机正高速运转,袅袅蒸汽从房顶的烟囱往外冒。“为了保证水稻颗粒归仓,农场今年建了烘干房,安装了3台烘干机。前几天不断有阴雨天气,这些烘干机可派上了大用场。”种粮大户赵永凤告诉记者,现在收割的水稻都会及时运送到烘干房,没有太阳,粮食照样可以干。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最基础工程。去年以来,兰溪以农机“三服务”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农业“机器换人”水平。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以“三联三送三落实”为抓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为农业生产保供、农民持续增收保驾护航。

  “烘干的效果好不好,与稻子和机器的操作都有很大关系。”赵永凤说,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稻谷情况,合理设定机器参数,平均每天可烘干水稻9万公斤,确保了效率最优化。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兰溪在扎实开展“三服务”的同时,积极进行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水稻叠盘出苗、稻渔生态高效种养、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等技术推广,引进适宜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

  日前,云山街道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千亩示范片的500亩“湘两优900”超级稻示范田已全部收割完毕,这片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据了解,“湘两优900”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具有结实率高、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虫害功能强、高产增收等特点,且播种、收割时间正好与兰溪单季稻套种小萝卜模式相适应,非常适合在兰溪种植。

  “今年是首次引进试种,前期我们向全市26个规模种粮主体免费提供了1500余公斤稻种进行示范种植,试种面积约1000亩。”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邵庭告诉记者,示范效果出色将会在全市进行推广,这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是四季歌,在做好秋收的同时,秋冬种已经全面展开。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重点抓好秋粮收获和秋冬种,确保颗粒归仓,落实关键技术,提高播种质量,牢筑粮食生产“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