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第11版:万象

他写下10万字“相亲指南”爆红

相亲失败80多次

  安徽小伙马方自诩是一个文艺青年,在经历80多次相亲失败后终于修成正果。后来,他把自己长达6年的相亲历程写成了近10万字的“相亲指南”,短短2个月收获了近50万阅读。

  从农村走出来的文学青年 因自卑历经80多次相亲失败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家境非常一般。早期性格有些内向,可能有些自卑吧,这也是导致我相亲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马方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83年,老家在安徽巢湖市居巢区农村。2002年,他考入安徽省合肥市的一所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马方说,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自己对于另一半掺杂着一些文学的幻想,总希望是一位“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的美女,也因此,他相亲屡屡碰壁。

  同时,马方还在为自己的事业四处奔波。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合肥。“两年中换了好几份工作,做过广告策划、当过医药销售,做过其他杂七杂八的工作,直到后来进入一家媒体,干的时间也不长。”马方对记者说,那时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忙于找工作。

  2008年,马方决定回老家巢湖市发展,并进入当地广电系统的一家报社当起了记者。25岁的马方让父母挺着急的,家人开始四处托人给他介绍对象,朋友、同事也帮他张罗相亲。像所有幻想着自己的白雪公主能从天而降的人一样,马方一开始是不屑于相亲的,他觉得相亲这种形式有点“low”。但渐渐地,在家人的张罗下,他见了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

  马方说,6年时间,他相了很多次亲,有他相中别人,别人没相中他的;也有被别人相中,但他不喜欢的。但更多的是他看不中别人。

  “总觉得跟理想中的另一半差距太大,或者就是‘不合眼缘’,所以最终选择放弃。”马方回忆,因为有媒体记者的身份加持,他的相亲对象相当一部分是公务员、白领。

  “相亲上百次有些夸张,但我回忆了一下,超过80次肯定是有的。”马方向记者坦言,这么多次的相亲足以让人惊骇。而失败的原因,马方归结为一方面是自己的家境带来的自卑,另一方面是他对另一半要求过高。

  终修得正果后,他“复盘”出10万字的“相亲指南”

  2014年初,因为职业的发展,马方再次回到了合肥,进入当地一家电力企业从事企业宣传方面的工作,住在单位的招待所。此时,正好有一个在江苏南通上班的同学跟他说,有一个亲戚可以交往一下试试。

  “聊了一段时间后就见面了。”马方说,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感觉都不错,加上父母催得厉害,2015年他们结婚了,再后来,生子、买房、定居。

  马方告诉记者,当初相亲时,错过心仪的对象,可能也是因为缺乏一些经验和必要的技巧,比如面对手机或者电脑跟对方聊天,怎么获得对方的好感;比如见面时如何打扮、怎么聊天,甚至见面吃饭时怎么点菜,都是值得研究的。

  “在这期间,我不时会反思自己的那些经历,刚开始形成了一些零散的文字,但并不系统。”马方对记者说,因自己丰富的相亲经历,有一些朋友或网友跟自己取经。

  “有不少人咨询我,我让他们讲出他们相亲中的困惑,然后帮忙分析,不少人认为我讲得很有道理,我就想能不能用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马方说,抱着这种初衷,就开始了创作。不承想,这一写,就停不下来了,最后形成了10万字的文字。

  在这本“相亲指南”中,马方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相亲经历,结合经济学与心理学理论,把悟出的经验写进文章中,诸如,“头像要有颜值和气质,贾玲、蒙娜丽莎和杨贵妃为什么不适合做头像……”“优秀的头像让对方遐想联翩,渴望更多地了解你,探寻你的真相。差劲的头像好比护栏上的温馨提示:‘油漆未干,请勿靠近!’人家转身就撤了”。

  马方的作品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他说,现在他成了不少想要“脱单”的粉丝的咨询老师。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