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伴我走新高”
——郭学焕书法作品赏析
近日,郭学焕微信先后发来“爱无疆——当代国际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视频、“作品赏析”专辑。此次,杭州市组织的邀请展,展示了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及相关国家的近百位艺术家的主题画作,以弘扬人间大爱和时代担当。艺术家们,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艺术创作与交流,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优秀杰作五彩缤纷。
郭学焕的两幅书法作品,刊发在《作品赏析》第一期,引人注目。郭学焕,现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这两幅书法,均为草书四尺整张尺幅。其一,《高松来好月》书写内容为“高松来好月,野竹上青霄。”五言联,出自清·梁章钜、梁恭辰《楹联丛话全编——集句集字附》。上联“高松来好月”出自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下联“野竹上青霄”出自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登凤阳山诗》,书写内容为“峦数三千秀,晨昏现翠茏。山尖风卷草,岭脊雾围松。瀑布声何急,鹃花色愈浓。悠然真自在,一醉此高峰。”五言诗,出自《郭学焕诗选》(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10)。此诗,系作者2001年9月24日,与丽水、龙泉诸君同登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以诗记之。凤阳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小三千峰峦,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乃江浙最高峰。全诗,描绘了风阳山的高山湖泊、草甸、云海雾松和杜鹃谷、凤阳瀑等自然奇观。
其一,五言联为章草,笔笔不连。此副对联书法,既不华丽,又不粗野,书法运笔上有些许“高山流水”的流韵,但有几个字的运笔亦带些今草的味道,比如“高”、“来”、“竹”、“青”等字,收笔没有做出纯正章草“燕尾”的笔势,而行笔往左下取势,像是今草连带呼应,只是两个字之间没有相连罢了,这倒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他自己的审美意趣。总体笔势是清润优美,闲逸灵秀。率性谓之道,这副对联处处充溢着率性天真,没有丝毫斧斫之痕。
其二,五言诗为行草,透见的是隶书的章法。所书内容是游记,“瀑布声何急”一句中有笔墨相连,其他字笔断意连,顾盼呼应,气韵贯通。行笔婉畅,墨色用的也活,且飞白留得佳妙自然,难得没有书生常有的匠气和草书中过分龙飞凤舞的习气。总之,自然清婉,温润淳淡,丰腴适度,法韵两胜。作者是较为注重书法传统的,这可能与他“博诗文”雅好诗书金石有关。用笔上些许逸笔草草,更映带出书家游历南北深厚的阅历与人生之历练。
名家金鉴才曾评介郭学焕在诗、书、、篆刻艺术上取得诸多的成果,一是勤,二是诚,三是专。郭学焕在自述中说道:我的方法是老老实实的临帖,临柳公权、赵孟頫等名家字帖;练隶书,临张迁碑。力求既要进得去,又能出得来,先入后出,形成自已的风格,反映个人的特色,逐渐做到字如其人。这两幅展出的书法,正是如此。
以诗抒怀,以书言情。郭学焕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前,曾赋诗《走新高》“躬耕卅载不辞劳,盈耳天风动地涛。无限秋光当奋力,墨香伴我走新高”。表达了他以诗书为伴,继续走新高的乐观豪迈情怀。自2002年以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郭学焕诗书篆刻选》《郭学焕诗选》和散文集《岁月金兰》《饮马衢江》,中国交通出版社出版《骋驰浙江》,作家出版社出版《求学路上》,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孔子后裔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浙江古寺寻迹》等著作。据悉,他又在酝酿写作新的著作。
祝愿郭学焕“墨香伴我走新高”,艺术之树常青,精品佳作迭出!
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