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演员,方言短视频,粉丝表示“很亲切”
这群兰溪人在抖音上小有名气
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在家乡,最亲切的莫过于方言。兰溪话,最能让兰溪人感到这方土地的黏性。无论离家多远,无论离家多久,一席兰溪话,立刻能让兰溪人回到家乡。
如今,手机的便利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短视频记录生活。有这么一群兰溪人,他们用方言拍出一个个短视频,至今已收获了4.5万粉丝,获赞29.1万,置顶的短视频最高获赞量达1.1万。他们把拍摄的视频发布在抖音账号上,不少本地粉丝评论:很亲切。
方言短视频 粉丝评论:很亲切
短视频里的女主角叫村花,男主角叫“取债”。“取债”在兰溪方言中,类似于普通话里的臭小子。短视频内容大多围绕取债和村花的生活展开,出现的配角人物还有村长、老余、老平头、杨多余、小霞、丈母娘等。
一个没有阳光的日子,在云山街道的棚垄村,取债、老平头等人相约拍摄一则短视频。故事内容围绕两人在山上偷橘子展开。
视频里,只见取债、老平头左顾右盼,见橘山无人,便在一棵橘树旁偷橘子吃,吃得正欢,却猛然发现前边有橘农在喷洒农药。两人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吃的橘子已经喷洒了农药。连忙吐出,跑到山涧旁漱口洗脸,两人在喝水时,用兰溪话讨论着水质如何,上游飘下几张纸巾,抬头往上游一瞧,发现……
这样的短视频内容,配上西游记的背景音乐,更加衬托了故事的转折起伏。再加上取债和老平头的真情演绎,虽然只有寥寥数句对话,但将乡村欢乐生活都表现了出来,粉丝们都惊呼“天地”“太搞笑了”。
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取债和老平头拍了几个小时。第一个镜头是取债发现了橘子树,连忙叫上一旁的老平头,前去偷橘子吃。四秒多的画面,当天拍了两三次,第一次拍时,取债脚下没踩稳,直接摔在了田里,脸差一点就撞上了地上的枯树桩。为了不耽误拍摄进程,他连忙起来,觉着没啥事,又神情饱满地投入到拍摄中去。
不仅是偷橘子这则短视频,他们拍摄的每一个视频题材,均来源于生活,取景地是兰溪各个乡村。有搞笑的,有温馨的,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说的都是兰溪方言。不少本地粉丝评论:很亲切。
兼职演员 演出专业乡村短视频
“乡村大爷爱摄影”是兰溪市聚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抖音账号,账号的核心人物叫兰溪抖哥,很少在视频中露脸,主管幕后。演取债的是兰溪跃跃鸡肠面创始人、兰溪美食协会副会长邢跃军。作为兰溪的一家网红面店,“跃跃鸡肠面”生意火爆,但邢跃军还是抽出时间拍视频。“自己喜欢演,也希望能为兰溪的方言和美食做点贡献。”视频中,邢跃军总会真情演出,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粉丝。
抖哥和邢跃军是朋友,后续组建了现在的8人团队,都是兰溪人。视频中的演员都不专业,没有演戏经历。8人的团队,承担起想点子、写剧本、拍摄、剪辑、配音等工作。抖音视频两三天更新一次,粉丝的黏性很高。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聚在一起想剧情。现实生活中,演村花的名叫王巧玲,她之前是一名开童装店的宝妈。接触了抖音短视频后,白天拍视频,晚上开起直播,在直播间跟粉丝互动聊天到凌晨一两点。短视频的工作占据了她大部分精力,自己也找到了兴趣所在,她索性关了童装店,全身心投入其中,成为团队专职的成员。
“别看每次都是一分多钟的视频,拍起来并不简单。”王巧玲说,有一次在黄店镇的村里拍视频,她直接摔在了地上,手肘磨破了皮,细碎的小石子渗了进去,但为了视频的效果,忍痛拍完才到乡镇卫生院,缝了两针。后来拍视频的过程中,又摔到了手肘,原来受伤的地方就积起了淤血。“大家虽然都不是专业的,但都很敬业。一般都会克服困难,将演出效果放在第一位。”王巧玲说。
演老平头的是房产经纪,演村长的是工厂车间主管,演丈母娘的是退休工人。虽然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大家的演技自然、真实,尤其是村花和取债,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好评。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靠小叶,小叶本职是一名婚礼跟拍,也是专业的婚纱摄影师。还有小霞,主要负责办公室,文案、接待、广告。
用短视频宣传兰溪美 用直播带出兰溪土特产
他们不仅在抖音上记录农村生活,还积极参加全市的短视频比赛。在兰溪举办的抖音短视频比赛中,“乡村大爷爱摄影”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在2020年兰溪市“‘抖’说兰溪美,无法不精彩”首届法治抖音大赛中,他们的作品《抵制高利贷》荣获十大优秀作品奖。在兰溪市商务局举办的“吃在兰溪”微视频大赛中,他们获得了一等奖。
“美食比赛的视频我们当时拍了一天,非常认真地准备。剧情很感人,也介绍了兰溪美食。”王巧玲介绍,这个视频讲的是一对夫妻,年轻时因为穷,走进鸡肠面馆时,身上只有4元钱,但面馆最便宜的面都要10元一碗。正准备离开时,面馆老板娘叫住了他们,给他们烧了一碗20元的鸡肠面,但只收了4元钱。这碗面妻子让给了丈夫吃,自己就汤吃了馒头。这家面馆也成了夫妻俩生活条件好了以后常去的面馆。到了头发花白时,他们再一次坐在一起吃面,夕阳下,相互搀扶着回家,饱经沧桑却无比温馨。“当天追着夕阳拍了好多镜头,最后出来效果挺好。”王巧玲说。
翻看“乡村大爷爱摄影”的视频,从去年7月19日发布第一个短视频开始,到现在已有126个作品,收获29.1万点赞和4.5万粉丝。前23个作品的固定开场是2位或4位大爷大妈。各自扛着设备,代表剧组的不同岗位。
后来,视频改变了模式,用兰溪方言演绎农村生活,不仅传递快乐,也传递正能量。谈及拍兰溪方言剧的初衷,兰溪抖哥说:“想以轻松搞笑的短视频方式,向更多人宣传兰溪,传播本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振兴兰溪美食传统文化。”选择乡村题材,是因为更接地气,贴近生活,可以给大家带去更多欢乐。很多00后、10后的孩子都不会讲兰溪话,方言剧的另一个意义是普及兰溪话。
在王巧玲看来,参与拍摄短视频后,她和取债的生活也有了变化。“有时候走在路上,陌生人认出我来,都会亲切地跟我打招呼。取债有次骑电瓶车忘记带头盔,晚上就有粉丝到直播间来说这个事。这也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王巧玲说,还有些调皮的孩子,父母讲的话不怎么听,但很喜欢看他们拍的短视频,从里面也能学习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在外的兰溪人,听到家乡的话,经常在直播间和他们聊天。
半年多的短视频拍摄,辗转在不同的兰溪乡村,他们感受到了兰溪的美。现在,他们想利用积累的粉丝量,通过拍短视频,把兰溪的人文历史,风景名胜呈现给更多的粉丝,进一步宣传兰溪的美。王巧玲说:“我们还想推出一个普通话版本的短视频,这样可以把兰溪的美推向全国。在这个基础上,开启直播带货,带动兰溪的土特产。”
记者 沈冰珂 徐正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