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第03版:民生

兰溪“脏乱差”市场翻身逆袭

“逛菜市场比以前舒畅多了!”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昨天上午9时左右,经过提升改造后重新开业的兰溪市区青松市场内人头攒动,蔬菜区、鱼肉禽蛋区、杂货区合理划分,整个市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大了,既干净又整洁,摊位装修得也漂亮,而且还人性化,有专门的水池,还给我们配备了装蔬菜的篮子。”正在蔬菜摊位忙碌的商户张淑文告诉记者,市场从“脏乱差”到“高大上”的转变,让她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除了商户,买菜的市民感觉也十分舒畅。家住附近的市民赵丽贞说:“改造完后,市场变得又敞亮又整洁,每天逛菜市场的时候,心情比以前舒畅多了。”

  据了解,青松市场始建于1995年,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溪西片区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由于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脏乱差”现象严重,该市场已不能满足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青松市场的成功逆袭,正是得益于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今年,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兰溪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分类实施、分布推进”的原则,聚焦城区农贸市场迎检点位,因场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造提升,青松市场就是其中一个“改造对象”。

  “我们拆除了旧摊位,对市场路面进行硬化,并配套完善下水管网,还新增了崭新的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消防器材等设施,实现了市场内部的硬件提档升级。”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林晓海告诉记者,根据各分区需要,还统一配备安装了各类基础设施,真正实现市场“标准化”经营。“像水产区就统一配有不锈钢杀鱼台,鲜肉区统一安装了冷藏柜,蔬菜区统一配备了菜篮子。”

  在硬件设施规范化和经营模式标准化的基础上,市场管理也走向了智慧化。据介绍,青松市场充分利用数字赋能手段,采用智慧管理系统,每个摊位都统一配置了溯源电子秤、数字显示屏等终端设备,并配套完善了无线支付、产品追溯、线上交易等功能,真正打造“数字化”的市场环境。

  据悉,目前,青松市场和教师楼市场已完成提升改造,并于中秋节前重新开业。北门菜场迁建工程正加速推进中,预计12月20日前开业;丹阳市场正进行内部改造,预计国庆期间投入使用;黄龙洞市场和排岭市场的整治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