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艾”不必色变
这些艾滋病基本知识需要知道
记者 徐桢瑾
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然而,如今依然有不少人“谈艾色变”。那么关于艾滋病,你究竟知道多少呢?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IV艾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播。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呢?记者从兰溪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检测时必须到正规的艾滋病检测机构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只有艾滋病病毒抗体经免疫印迹确认结果阳性,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同时,国家批准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及检测试剂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保护个人隐私。
目前,我国各省、市级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县级以上医院、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各级血站和血液中心以及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等都设有艾滋病病毒检测筛查实验室,均可从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兰溪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都可提供免费检测和咨询。
提起艾滋病,就不得不说艾滋病恐惧症,也称“恐艾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都可以简单地归到某一类恐惧症,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
兰溪市疾控中心提醒,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并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时,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
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恐艾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并咨询专业医师,积极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
首先要相信科学检测。在窗口期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者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必再做无谓地担心和猜疑。其次,不要相信症状。很多人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另外,还要尝试转移注意力。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以减轻忧虑和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