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江发展 能级创高
熟悉的歌词,熟悉的旋律,一首《兰溪之歌》唱出了多少兰溪人对家乡的自豪,勾起了多少兰溪人对家乡的思念。溪以兰名,邑以溪名,自唐代置县以来,兰溪素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正因为如此,在“拥江兴城”的基础上,市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迭代实施“拥江发展”2.0版城市发展战略,放大“三江聚城”优势,推进金兰同城化,融入金义都市区,接轨长三角,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开放度。
讲好兰溪故事,感悟思想力量。今天,第三期《力量》栏目,就让我们一起聚焦“拥江发展 能级创高”。
兰溪城市最秀美、最诱人、最风情、最味道、最文化、最富有资源优势的特色是:三江之汇。新世纪之初推出的《兰溪之歌》,成为一代兰溪人的记忆,在抖音、B站上《兰溪之歌》的留言区,满满是浓浓的乡情。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原兰溪市文化馆馆长李政:
当时我什么要创作《兰溪之歌》,是因为我深深地热爱兰江,深深地热爱兰溪。兰江是魂,城市是体。兰江美兰溪才会美,兰城靓兰溪才会靓。市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迭代实施“拥江发展”2.0版城市发展战略,体现了市委的高瞻远瞩,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心声。
地理学家说,象兰江这样离城这么近,水容量那么大,水、山、岛、堤、桥、城、房组合得这么自然、秀丽的,在全国也很难找到。
口袋巧克力是从兰溪走出去的漫画家,他的作品中,流淌着三江的脉脉深情:“我们兰溪是属于江南的一个小城,配这么一条江是一个非常贴切的画面,它确实也是我儿时的很多记忆。去年10月份回家乡看到金兰创新城那一带的风光,我相信未来那个地方应该会建设得非常漂亮。”
故事点评解读人兰溪市委党校副校长沈少刚: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代诗人戴叔伦公元780年左右创作的名篇《兰溪棹歌》,使得兰溪扬名千年;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的“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宜秋”,令人难以忘怀兰溪;李政馆长他们创作的《兰溪之歌》,既有浓浓的乡愁,更有兰溪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位亲爱的朋友,凡是河网水系发达的地区,都是城市文明最发育的地区。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洲,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滋润和催生了上海,使之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塞纳河从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它像一条美丽的项链串起了整个巴黎。可以想象,离开了这些大江大河,这些世界名城将失去依托。古今中外的历史,每天都在向人们演绎着水与城、水与人的故事。
主持人武金萍:
沈校长的点评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其实我们兰溪的发展也能印证水与城的关系。兰溪自唐咸亨建县,真正的繁华是从南宋开始。宋都南迁,交通主要靠钱塘江水道。兰溪,依水而兴,成为南方各省贡赋的转运点,金衢盆地货物的集散地。为了制作这期节目,我也看过一些有关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资料,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当代国际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由疏离、隔绝变为亲近和融合,开阔的水面和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自然风貌,无疑能给城市增添许多魅力。“田园城市”“山水城市”的设想,无不反映了城市人对城市优美景观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思想解读人“兰溪名师宣讲工作室”导师姜驰:
刚才主持人和沈老师讲了一个共同话题,就是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要搞好国土空间规划和布局,二要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三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
借鉴世界知名江河城市大多以江河为主轴、拥江发展的历史经验,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了“拥江发展”战略,如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济南市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南京市从“秦淮河时代”迈向“长江时代”……这些地方之所以提出“拥江发展”,就是要顺应城市发展潮流,打开框架,优化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做强产业、做美环境、做优空间,使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四态”联动,推进目标定位的加速实现。
兰江,千年流淌,造就了兰溪千年文脉,带给了兰溪千年富庶。三江六岸是兰溪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是展现兰溪城市特色、城市品质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也一直是兰溪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兰溪正处于城市功能转型与提升的重要发展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结合兰溪城市城区发展现状,围绕“三江六岸”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提出迭代实施“拥江发展”这一兰溪城市发展的战略,围绕“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品质的提升,城市特色的塑造”三条主线,以三江六岸为主轴,加强中心城区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人居环境,展现历史传承,激发滨水区的活力,打造既体现城市历史、人文与地域特色,又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核心区域。这既体现了搞好国土空间规划和布局的方向,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强调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的工作方针。其目的就是着眼于接轨长三角、融入都市区共建,更加注重“一城三片”主战场、金兰同城主方向,突出产业共树、设施共建、文化共荣、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旨在全力打造开放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的“都市兰溪”。
报告解读人市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崎峰:
党代会报告中对实施好“拥江发展”战略提出了四大措施:
一要加快推进金兰同城化。重点以“金兰同城先行区、创新创业活力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田园城市样板区”为目标,高质量建设金兰创新城。
二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老融合,打造雅致云山;提升优化溪西,实现产城融合,打造精致兰江;推进新兴上华,统筹金兰创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兰湖度假区建设,实现三生融合,打造活力上华等。
三要打造内畅外联交通网络,建设区域交通升级版。
四是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格局。我把它概括一下,就是以三江六岸为主轴,做好提东优西兴南工作。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对兰溪的嘱托,万众一心,锲而不舍,艰苦奋斗,不久的将来,三江六岸定将矗立起一座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浙中名城。
主持人武金萍:
江不变人在变,江不变城在变。兰江,悄悄地从“城边江”变成“城中江”。兰溪,悄悄地从“江边城”变成“三江城”。让我们一起共同创造兰溪更好的明天。
(扫一扫,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