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者的抗疫手记
微光如炬 抗疫有我
“阿枫”是网兰车友俱乐部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这次疫情发生后,他带领网兰救援队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协助社区、核酸检测点做好服务工作,把生活物资送到一线。
雨水湿透了衣衫
3月26日中午时分,兰溪通报确认发现一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随后,我也接到了团市委的电话,需要安排志愿者前往华丰社区协助社区做核酸检测。
接到任务后,我第一时间召集网兰救援队队员,一部分队员协助华丰社区,在社区路口设点;一部分队员安排车辆运输核酸检测设备到各个检测点;还有一支小分队在小区附近巡查,避免无关市民引起不必要的接触。
从接到任务到在岗只用了半小时,而接到撤岗通知已经是晚上。下午的一场大雨,导致很多队员双脚泡肿了,雨水也湿透了队员的衣服,最后决定先各自回家备勤,等待命令。当天晚上,我刚到家又接到了新的任务,需要志愿者和救援队队员在27日早上7点之前到达市体育中心、市府广场等核酸检测点,协助市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做好现场引导、维护秩序等工作。
为“三区”居民送物资
3月27日早上,我们安排了20余名队员来到市体育中心的核酸检测点。因为市教育局通知周一上学的师生需要24小时的核酸检测证明,大量学生和家长蜂拥而来。为让大家有序并快速地进行核酸检测,救援队队员在道路中间站成两排,提醒市民保持一米线距离、有序进出,避免出现拥堵。
当天下午,我又接到团市委任务,由于封控区管控的市民较多,物资输送人手不足,需要马上安排队员到封控区内给市民送物资。这是最危险的地方,我在现场说明需要10名队员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迟疑,纷纷站出来报名。“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这是大家脑子里唯一的想法。
在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后,10名队员开始为“三区”居民送上生活物资包,保障市民在居家管控期间的正常生活。物资送完,大家又赶往市体育中心维护秩序,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傍晚五点多才结束。队员们来回奔波,衣服早已湿透,也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3月28日开始,救援队队员的体力开始出现透支状态,考虑到市体育中心这里工作压力较大,我决定招募公益部的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降低队员的工作压力。消息在公益部群内一发布,就有20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有的志愿者在自己社区或是单位里已经参加抗疫工作了,他们说明情况后,也在空余时间协调出来一起参与到网兰的公益工作中。一直到3月29日,公益部、救援队队员坚守岗位不松懈。
为让这个城市好起来而努力
在这次抗疫中,很多队员和志愿者都是舍弃小家、保护大家的“战士”。救援队队员张国平,是兰溪市红十字医院的一名医生,从最初接到单位通知,前往兰溪市疾控中心做流调工作,一忙就是30多个小时。张国平累得让人心疼,但他还是抽出时间参与了网兰的志愿服务活动。他和其他队员在市体育中心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又为彩虹城小区居民送物资。
队员郜杨连续4天坚守岗位,家里断电了,老父亲打电话来要他回去修,他没去,为父亲叫了电工后,选择了坚守岗位。第二天,郜杨家楼上的住户水管爆裂,涌出的水直接灌到了他家里,家里成了“水帘洞”。他回家简单处理后,把后续的事交给了家人,又快速回到执勤岗位上。
网兰公益部的志愿者杨林,连续4天到现场维护秩序,第一天温度不高,还下着雨,他只穿了一双拖鞋却坚持了四五个小时;志愿者林彦、网兰妇联鲍素招也是顶着家人的担心和寒冷的夜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公益部组长鲍彩云的女儿生病住院,鲍彩云白天在医院陪护,晚上来参加网兰志愿活动;公益部组长应志方是村里的防疫先锋,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村里的执勤岗亭都有他的身影,这次也是完成村里的任务后赶来市体育中心参与到网兰志愿服务中,辛苦不言而喻。
4天时间,网兰救援队总出勤76人次,总服务时长1216小时;网兰公益部总出勤人数49人次,总服务时长295小时。感谢用心付出的每一位队员和志愿者,是你们的肩并肩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坚固屏障。让我们携手抗疫,静待人生鼎沸的岁月静好、车水马龙的国泰民安。
记者 成 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