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促进健康 劳动创造美好
永昌小学“丰收节”无缝衔接田间与餐桌
导报讯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近日,永昌中心小学举行第一届“校园丰收节”开幕式,通过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在校园的劳动实践基地内,同学们头戴草帽,手拿镰刀,穿梭在田地里,高年级同学负责收割油菜和麦子,低年级同学则负责摘豌豆、蚕豆和卷心菜等蔬菜。本次“丰收节”除了农作物收割、蔬菜采收,同学们将收获的农作物带回家加工成美食,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无缝衔接,还用剩余的五谷杂粮制作拼贴画,和同学们分享不一样的乐趣。
校园里开辟劳动的基地,各班认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从播种到翻地,从施肥浇水到锄草除虫,最后亲手收获,这样完整的劳动过程是最好的教育。每个班的劳动基地成了学生每日“打卡地”,各班还在地里插上了标签,给自留地取了好听的名字。每到课间,学生们就跑到这里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种子破土而出了,麦苗又长高了……麦子生长的点滴变化都会被记录下来。小麦扎根泥土、拔节抽穗的特点,也正好符合学生成长的特点,为孩子的成长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孩子们对自己种的麦子特别爱护,之前有老师说想摘几棵麦穗,都被学生制止了,说老师们千万别弄坏了我们的麦子。”老师们表示。
据悉,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该校按照劳动教育课程化,组织编写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最美》,该教材涵盖了家务劳动、学校劳动、节日劳动、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常识五个章节内容,涉及到内务整理、物件清洗、校园绿植管理、美食制作、公益劳动、农作物种植等20余项劳动教育内容。接下去,学校将发放教材,做到人手一册,并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平均每周不少于一个课时。
接下来,学校还将把“丰收节”活动持续深入下去,包括打油菜、打小麦等。等到油菜籽、小麦变成菜籽油、面粉时,学校还将邀请学生家长来校指导面食的制作,比如兰溪的传统美食“蝴蝶结”,让学生动起手来,体验食物的来之不易和收获的喜悦。“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于粮食的辛勤获得和丰收的喜悦有了更直观的体验,达到了我们劳动教育的初衷。”该校副校长吴旭春表示。
记者 胡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