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安全度汛
兰江流域数字孪生应用上线试运行
工作人员操作兰江流域数字孪生应用平台。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昨天16时30分,兰溪兰江流域数字孪生应用上线试运行。该项目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结合“四预”全过程,实现数字孪生流域多跨场景应用,对物理兰江流域洪涝台治理的数字化映射、智慧化模拟,将形成实时感知、过程跟踪、智能处理的治水新格局。
据兰溪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华勇斌介绍,今年,兰溪在已有数字化平台基础上,深度剖析兰江防洪重点痛点堵点,梳理总结多数据归集、多维度预判、前瞻性推演、多部门协同等需求,建设兰江流域数字孪生应用。
“该应用建立‘决策中心、实时态势、未来趋势、历史回溯’四大场景模块,重塑洪水预报预演流程、创新跨部门预警发送、完善政策机制供给,全面提升兰江洪水防御能力。”华勇斌说,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试点。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相关的功能模块,在通过汛期考验后,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应用,为兰江防洪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为全力防范水旱灾害风险,确保今年度汛安全,除了上线数字孪生系统,全市还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
在城中排涝闸站,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运行泵站机组。“城中排涝闸站于去年7月21日进场施工,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具备排涝能力。”据现场管理人员潘晓卫介绍,城中排涝闸站主要由进水池、进水箱涵、主泵房、节制闸等组成,装机功总容量为480千瓦,选用了3台每秒2立方米的井筒潜水轴流泵。
“改造提升后,城中排涝闸站构筑物级别为3级,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排涝规模由原先的每秒3立方米,提高到每秒6立方米,排涝能力提升了一倍。”潘晓卫说,该排涝闸站可有效缓解汛期老城区的内涝问题,保障老城区群众的防洪安全。
此外,全市启动防汛大检查,应急、水务、资规等部门联合各乡镇(街道),出动2950余人次,检查各类点位1694处,发现隐患58处,其中纳入省级基层防汛管理平台闭环管控重要隐患32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