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5日 

第01版:头版

聚焦特色产业 延伸服务触角

兰溪用金融活水“浇灌”三农富民果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虽然眼下已过了杨梅的产销旺季,但在“中国杨梅之乡”兰溪市马涧镇,仍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昨天下午,梅农倪海清坐在杨梅树下,粗略算了一笔账:大棚杨梅今年收益超过200万元。不久前,在兰溪农商银行普惠创新产品“共富·杨梅贷”的支持下,倪海清盘算着进一步扩大“版图”,提前为后续的杨梅种植做好准备。

  据了解,倪海清种植大棚杨梅已有9年。通过设施农业种出精品杨梅,并销往全国各地,倪海清成了当地的杨梅种植带头人之一。“每年的销售旺季,我家杨梅都不够卖,就去别家收购,再统一销售,带着梅农一起赚钱。”倪海清说,虽说利润可观,但设施投入是一笔大资金。

  针对倪海清的资金需求,农商行将准入门槛低、审批流程简便、利率低、随借随还的“共富·杨梅贷”送上门,为他搭建大棚、扩大种植规模提供金融支持。

  “个大、色艳、汁多、味甜”的兰溪杨梅,早在两千年前的吴越时期就有栽培。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种植技术,让兰溪杨梅成了当地的乡村振兴密码。据统计,作为兰溪杨梅主产区,马涧镇13个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达50万元以上,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4.6万元。杨梅不仅是兰溪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富民强村的“致富果”。

  为进一步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农商行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外部建立银村党建联盟、银企党建联盟,以及内部机关和基层党建联盟等方式,对产业链实施强链补链,延伸服务触角,打造乡村金融生态圈。

  走进浙江日远食品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所有生产线开足马力作业。“多亏农商行主动上门为我们出谋划策,解了企业燃眉之急。”该公司董事长叶远平对记者说。

  日远食品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果深加工的企业。今年杨梅上市时,该公司急需大笔资金用于收购、仓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农商行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现场调查和信息采集,为该公司发放“共富·杨梅贷”2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这只是兰溪金融助力“三农”的一个缩影。去年9月,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总社分别与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共同富裕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帮助农业主体解决融资难题。

  根据这项协议,3家银行将在5年内为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投放不少于300亿元的信贷资金,差别化服务农业主体,优先支持涉农企业和个人,以金融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全市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截至5月末,3家银行新增各项贷款40.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