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8日 

第04版:乡村兰溪

百年技艺 经典味道

三伏天,游埠酱坊古法酱油酿造忙

  记者 蒋宇欣 胡志伟

  导报讯 走进兰溪市游埠镇的酱坊,阵阵酱香扑鼻而来。只见,晒场里的100多口酱缸整齐排列,缸里是不同时间酿制的三伏酱油。酱坊负责人杨大成正在酱缸间穿梭,通过闻香、看色,观察今年的酱油酿制情况。

  “今年7月16日到8月24日,是为期40天的三伏天。炎热天气则是制作三伏酱油最好的‘催化剂’。”杨大成告诉记者,三伏天虽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经过太阳的热量,能让酱油里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反应,生成氨基酸也会高,酱油的香味更加醇厚,颜色也更加漂亮。

  据悉,制作口感纯正的三伏酱油,黄豆要经过浸泡、蒸煮、制曲、发酵和曝晒五个主要步骤。工序虽然并不复杂,但这种传统的制作方式成本高,四缸原料才能出一缸酱油。春天开始酿造,耗时一年左右才能制成。

  为了让酱油充分受到三伏天太阳的曝晒,杨大成每天进酱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酱缸上的盖子,然后观察黄豆以及酱油的色泽、味道,进行翻搅,使其能晒得更均匀。

  “酱油好不好,其实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表面的盐花,如果能晒出一层薄薄的盐花就说明这酱油基本上就晒好了,闻起来味道是比较醇香,色泽也较红亮,就说明晒得非常不错了。”杨大成说。

  游埠酱坊头块招牌就是“方豫丰”,也叫“伏天泰”。“方豫丰”最有名气的就是三伏酱油,亦称三伏老油,因其需经“三伏”曝晒酱坯后压榨而出,它是美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清末、民国时期,兰溪三伏老油和金华火腿、金华酒齐名。

  目前,兰溪“三伏老油”传统酿造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酱坊也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基地。凭借百年的酿造技艺和经典味道,三伏酱油深得兰溪本地以及外地游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