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兰溪垃圾分类人“热”情不减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昨天上午7时30分,在兰溪市兰花社区垃圾集中投放点,垃圾分类监管员徐惠言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对每一袋垃圾进行检查,指引居民准确投放,并对分类不准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即便是高温天里,他也是不厌其烦地言传身教,耐心督导。
和徐惠言一样,兰城许多点位的垃圾分类监管员驻守在投放点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头发口罩全被汗水浸湿,后背像泡了水一样,还要忍受生活垃圾气味的影响。“垃圾分类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虽然每天做着相同的事,但想到自己的工作可以美化城市,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我感到很值得。”徐惠言说。
在兰城,除了垃圾分类监管员,还有一批人,他们每天和垃圾打交道,不畏酷暑坚守在一线,为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垃圾清运是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奋战在一线的清运人员不仅要顶着高温作业,还要忍受臭味熏染。为减少垃圾停留时间,减少环境污染,他们每天要到小区和各餐饮店门口,及时将一车车垃圾运走。
昨天中午,垃圾分类收运员章虎庆驾驶垃圾收运车与同事一起沿三江路从南向北依次有序到各商铺门前收运生活垃圾。每收集一份垃圾,他们都会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将各类垃圾投放至垃圾专用车内。
收运流程机械而重复,章虎庆和同事要在十几秒内完成推桶、挂桶、复位桶等动作。往往几桶下来,两人已经汗流浃背、衣服湿透。“这是一份‘有味’的工作,干我们这行的,到了高温天气更是汗水混合着馊臭味,一天下来,浑身上下一股酸臭味儿。夏季垃圾多,我们的动作也会尽量快一些,希望大家多一点理解。”章虎庆说。
垃圾分类监管员、清运员忙碌的身影,只是垃圾分类队伍的一个缩影。在兰溪垃圾分类的队伍中,还有不少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坚守在垃圾分类一线,尽管天气炎热,但大家都持之以恒地为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而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