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须弥
——芥子园改造侧记
芥子园,该如何改造?2021年3月一纸调令之后,这一难题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更比改诗难。改造需要的是继承和创新,到底该继承什么、丰富什么、创新什么?
(一)
笠翁曾自述:“遨游天下几四十年,海内名山大川十经六七”,他认为“山水者,天地之才情”;李渔对天然山水的欣赏可见一斑。无怪乎,他所建园子喜欢选在依山傍水之地,园子虽小却纳尽山水胜景,使人仿佛畅游于山水之间。
“嗟我一生喜戴笠,梦魂无日去舟楫”。李渔自小便随母泛舟湖上,其“无日去舟楫”的人生经历,酿就了他丰富细腻泛舟体验。芥子园改造后的湖面、假山是模拟“舟行三峡”的身体感官体验,月榭、停舸、栖云谷、听琴轩、浮白轩等动静有致的园林建筑投射的是“流水桥边,回廊听曲”般愉悦的笠翁心理。
这山,这水,这舸,也许就是笠翁心中的“须弥山”,需要纳芥子园中的吧。
(二)
漫步在蜿蜒的石子小径,徜徉于曲折的廊道,停驻于精巧的水榭,目光流转于那攀墙的藤蔓、挺拔的翠竹与或圆弧形的或方形的窗洞构成的一幅幅宁静的画面;想起贝聿铭先生曾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李渔最喜舟行湖上,闲坐船中,看两岸风光、往来人士纷纷进入窗中的感觉,有如欣赏一幅幅流动的天然画作。人在船中坐,如在画中游,以内视外,便面山水,以外视内,扇头人物,不亦乐乎。
李渔说“取景在借,开窗莫妙于借景”。是的,对于芥子园来说,窗这个画框应更丰富多样,更具灵动之美才好。
和着李渔先生的步子,迈入园内,观赏极具图案装饰美的漏窗,想起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的“梅窗”。据说有一年夏天发大水,把他书房前的石榴树和橙子树淹死了,看着倒卧的枯枝,李渔突发奇想,便吩咐工匠选取老的枝干做成窗户的外框,再选取枯枝做成两株梅树,一株从上面倒垂下来,一株从下面往上仰接,然后剪彩纸做成红梅和绿萼,点缀在疏枝细梗上,俨然真的红梅在绽放,这样梅窗就做成了,朋友见了无不叫绝。
与当年朋友一样叫绝的今天的我们,赞叹的不仅是李渔的巧思妙想,更有那份对生活的闲情。一个有趣味的人,即使琐事繁冗,也总能找到闲空,将精致的情趣发酵,从而得到一些隽永的享受,慰藉心灵。
是的,对于李渔来说,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芥子园”中所应寄予“须弥山”间的不也正应有这一份闲情,这一份雅趣吗?
于是,改造过程中,我们丰富了窗洞的造型,将其设计成五边形、六边形、花瓣形、扇形、宝瓶形、菩提叶形,单单书画院的云墙我们就运用了12种窗洞形式;我们丰富漏窗的式样,有兰花造型的,有荷叶莲花造型的,有石榴造型的……款型随环境而变化,与景致的空间环境所要表达的意境协调一致。园内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窗洞或漏窗,隐约可见,倘移步看景,则画面更是变化多端,目不暇接。
为了展示复原李渔笔下的“梅窗”,我们特地邀请了江苏省非遗传承人给我们手工制作了梅窗。这里给大家透露个小秘密,这个梅窗正反面分别是两个大师制作的,两面都是独立成画的。两位大师做的李渔笔下自然、古朴、苍劲的“梅窗”风韵有何不同,你不妨亲自到园中一探究竟。
数了数,改造后的芥子园共有漏窗37、窗洞1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可以看见变幻的窗景,但你看不见两个相同的窗”。曲径漫步,窗前的风景因时而变,因地而变,透过一扇扇窗,你不仅可以看到梅影扶疏,还能听到雨打芭蕉,又能在不经意间闻到远处传来的幽幽花香。
(三)
春柳、夏荷、秋枫、冬梅,植物花卉是画面中最具生命活力的部分,也是画面中最饶心的部分。然柳要落、荷要凋、枫易谢、梅终落。如何在植物的配置上达到适地适树的最好效果。我们思来想去最终抓住“乡土树种”和“李渔记录”两个原则。比如为了改变原先芥子园大体纯绿的植物搭配,我们大量选取了枫、桕等色叶树。
《闲情偶寄·种植部》中说:“木之以叶为花者,枫与桕是也。枫之丹,桕之赤,皆为秋色之最浓。”枫树和乌桕都是色叶树,一年四季,叶片由绿转黄,进而变红,甚是好看。枫和桕也是我们的乡土树种(兰溪还是乌桕之乡)。因此,我们在池塘边、假山上等多处种植了红枫、青枫、羽毛枫、鸡爪槭、乌桕等,营造四季轮回、季相变幻之境。再如紫荆、梅、樱桃,山茶,绣球……这些既乡土又好看的植物我们都给他们挑选了最为合适的位置,以便绽放它们的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写道“春海棠颜色极佳,凡有园亭者不可不备”,素有“花中神仙”美称的海棠,花开明媚动人、楚楚有致。又因了《海棠蝴蝶图》《海棠春睡图》等名画,而成名角。取其美好,我们在园内植有海棠数株,甚至芥子园园路,我们也多处选用了海棠花纹,门洞借用海棠造型。
细数之下,改造后的芥子园中,李渔笔下的植物已用大半。比如风骨俊傲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气节高尚的刚竹、傲雪斗霜的山茶、淡雅素净的玉兰、多子多福的石榴等等,各个风姿卓然。
寒暑易节,回顾芥子园改造的一年多时间,设计团队几易其稿,力求尽善尽美;疫情反复,但施工团队仍紧抓质量不放;如今终于迎来了重新开园。四季轮换,这一年里,回望自身,其实也是自己真正开始走近李渔、走进芥子园接受精神洗礼的一年。
走进这里,如若你也能像我一样在这一芥小园中感受江南山的秀丽,洗尽鸢飞戾天的名誉杂念;感受江南水的温柔,滤去功名利禄;感受花木的多情,静享淡泊宁静;想拥有这芥子般微小的闲情,渲染自己的芥子人生,诗意地栖居,那不就是领略了“芥子须弥”的真正含义吗?
傅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