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 

第01版:头版

兰溪工业:昔日“全国典型” 今日更当发扬光大

——老工业人这样说

作为投身兰溪工业企业40多年的工作者,我深有体会地感到:兰溪市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紧扣省委奋进“两个先行”和金华市委“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新要求,立足兰溪先发优势,作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重要决策部署,符合兰溪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工业基础的现实情况,顺应兰溪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非常正确。我对“工业是兰溪的最大优势,兰溪要再创辉煌,关键要靠工业”的认识,非常认同。对“传承优秀的工业基因,保持战略定力,扭住这一优势,推动工业大市迈向现代化工业强市”的目标举措,完全拥护。它说出了我们老工业人的心声。

兰溪全域各类产业中,工业产业规模最大,资源丰厚,基础深厚。历史的积淀,兰溪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兰溪就有32个,有着深厚的工业基因和发展氛围。因此,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具备坚实的综合基础和现实条件。

深研细究“工业典型城市”的战略定位,我情不自禁地回望兰溪工业发展史上的重大典型事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兰溪工业”成为全国的典型。

1986年7月16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怎样坚持改革开放搞活,企业夺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请看兰溪市的经验》的报道,“兰溪经验”逐渐走向全省、全国。《浙江日报》这组推介兰溪经验的报道刊出第二天,新华社播发介绍兰溪工作改革经验。7月17日至21日,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吴敏达专程到兰溪考察企业改革,我所在的康恩贝公司的前身云山制药厂也留下了他考察的足迹。8月10日,省委在全省地(市)委书记、专员会议上听取兰溪市委书记王子良关于兰溪坚持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经济情况的汇报。至此,兰溪经济在全省范围逐渐推广开来。到了9月份,省委书记王芳又专门题词“全面推广兰溪经验”,使得兰溪经验真正在全省得以全面推广。同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办的《综合与报摘》(第118期)刊登题为《浙江兰溪工业企业效益好,利税增长幅度超过产值增长幅度》的文章,吸引省内外许多干部职工和各方记者,纷至沓来到兰溪取经。当年11月,国家经委也在兰溪召开了全国完善经济责任制、搞活企业内部分配的座谈会,充分肯定并推广兰溪的做法。

1986年8月,经兰溪市人民政府批准,云山制药厂实行厂长负责制;1987年1月,云山制药厂成为兰溪首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集体企业。1988年“全国工业学兰溪”达到高潮,云山制药厂成为典型的学习对象之一。当时,各地来兰溪考察的领导、学习取经的单位及媒体,让云山制药厂“门庭若市”。作为厂办公室主任,我有幸接待过《人民日报》的记者。

改革创新促进了企业发展。1990年,云山制药厂大步跨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全年实现产值4809万元,利税794万元,出口创汇4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列全省同行第一。

作为当年“兰溪经验”的见证者、参与者,我对市委全会作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重要决策部署,深为感慨。兰溪工业,三十年前就是典型,今日更当发挥先发优势,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全力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因此,我非常期待:兰溪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顶天立地、新兴产业铺天盖地的制造业发展新局面,实现兰溪“实干争先、再创辉煌”的宏愿!

作者系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杨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