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代价背后是夺命的违规操作
■ 辛 音
11月21日16时许,河南安阳文峰区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已造成38人死亡、2人受伤。据新华社报道,涉事企业主要从事针织服装生产,车间一楼为仓库,二楼为生产车间,近期正在加工棉衣棉裤。安阳市应急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据初步掌握的情况,事故原因系一楼仓库内电焊作业时,有棉絮飘过并着火,引燃了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浓烟导致二楼部分工人窒息,来不及逃生后遇难。消防部门提供的视频显示,大火一度燃烧得非常猛烈,整个厂房都被浓烟烈火笼罩。
事故现场触目惊心,伤亡数字令人痛心,事故原因则令人唏嘘。目前,公安部门已控制相关犯罪嫌疑人;遇难者善后、家属抚慰等工作正有序进行。但在如此惨重的伤亡和巨大的损失面前,还有一连串严肃的问号亟待解答。
电焊作为一项明火作业,操作不慎极易引发火灾。此前多地发生过由电焊作业引发的惨剧,教训已经足够深刻。安阳这起事故中,电焊作业有没有取得动火作业批准?涉事人员未落实哪些安全措施?作业现场有没有管理人员监护和必要的消防设施?据央视报道,该厂房为两层钢结构,着火物质为塑料、布料、家具、药品等。这些物品平日是否按照消防要求规范放置?到底有多少安全隐患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多少个消防漏洞没有被及时填补,最终酿成这起特别重大事故?彻查该起事故,既是对受害者家庭的应有交代,也助于其他企业引以为戒,避免惨剧重演。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火灾是小概率事件。抱着侥幸心理,企业管理者往往自作聪明,违章指挥,盲目追求利益而无视安全;生产操作员屡屡违规操作,不严格执行消防规定,任性逾越安全红线。敷衍的防火摆设、粗糙的应急预案、淡薄的消防意识,实际上就是最大的火患。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本月初发布的全国火灾形势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接报火灾70.3万起,死亡1557人,受伤1769人,直接财产损失58.5亿元,火灾起数有所上升;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208.8万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1.3%。一个个血的教训、一条条逝去的生命时刻发出警醒:企业若对棉絮等看似不起眼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就很可能被毁灭性的灾难盯住。
防火责任重如泰山。“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应该成为所有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守住守牢的底线。正值冬季,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企业更要绷紧防火这根弦,严格做好防火工作,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避免火灾发生,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这既是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环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