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曹聚仁故里 植爱国主义情怀
聚仁小学生探秘聚仁村的前世今生
导报讯 “出发啰!去聚仁村研学……”近日,兰溪市聚仁小学300多名学生走进梅江镇聚仁村,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了解曹聚仁的故事,探秘聚仁村的前世今生。
研学活动的首站,同学们走进曹聚仁故居。在这里,学生们探育才学园旧址,听曹氏家族的故事,在参观学习中感受时代的变迁。在聚仁村“第一书记”陈洁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曹梦岐事迹陈列室,或听或看或记录,全方位了解了育才学园的由来。曹梦岐是曹聚仁先生的父亲,也是育才学园的创办者,他将毕生精力都奉献于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在曹聚仁事迹陈列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曹聚仁学习,弘扬民族传统,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
参观了曹聚仁故居,学生们沿严婺古驿道,经过老街,走上通洲桥,俯瞰梅溪,只见清澈的溪水与通洲桥的雕梁画栋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通洲桥为什么叫通洲桥呢”“通洲桥为什么会建设桥屋,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们对这座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桥梁充满了好奇,不停提问。有关负责人为学生讲述了这座桥的一个个小故事。目前,历经百年风雨的通洲桥仍旧在聚仁村的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作用,这也让学生看到了前人的智慧。
小麦铃是梅溪之畔最具特色的食物之一,来到梅江,当然要吃上一碗小麦铃,这次研学的中餐就是学生亲手制作的小麦铃。在村民的指导下,学生们拿起面团,轻轻在竹筛上一按一卷,一个小麦铃就做好了。村民们支起几口大锅,将学生做好的小麦铃下锅,加上排骨、土豆等配菜,香味四溢的小麦铃很快就出锅了,据说,连鲁迅先生尝了小麦铃都称赞不已。同学们听了吃得更加开怀。
曹聚仁是著名爱国记者。在聚仁村,聚仁学子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就“学做曹聚仁”这一主题,学生上台发言,讲述曹聚仁故事,在探究中学会思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争做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新时代好少年。
据了解,本次研学活动由兰溪市融媒体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承办,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记者 胡梦真/文 王 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