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解决老人烦心、闹心问题”
天福山社区有群热心肠的志愿者
见习记者 鲍 莉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这是我参加文明创建、助老志愿等活动中,攒‘五福’积分活动换来的物品,很实用。”近日,兰溪市云山街道天福山社区志愿者陈枫手捧着兑换来的洗衣液、洗手液等物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他已在社区志愿服务了19年,这些年他通过志愿活动得到了获得感、认同感,看到社区换新颜,他打心底感到自豪。
近年来,天福山社区围绕“爱满小巷福满居”党建工作品牌,紧扣存在问题、居民需求、建设目标三个导向,全力提升社区服务效能。针对社区古建筑多、商铺多、开放式小区多、老人多、流动人口多等“五多”问题,整合各类资源,组建6支小巷服务队,创新“五福”积分激励机制,形成互助互促、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
天福山社区大多是开放式老旧小区,由于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道为雨污合流,遇到天气恶劣时,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不仅如此,商铺聚集的和平路也经常出现污水管道堵塞的情况。
群众之事无小事。面对群众面临的问题,“小巷管家”“小巷卫士”火速“上线”,商讨方案、联系部门、召集人员现场清理第一时间恢复和平路的整洁和畅通。
在做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社区还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老人占比高,很多是留守的高龄、独居、患病老人,中暑、理发、摔倒是困扰他们的高频问题。如何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了解到社区老年居民的需求,我们便会不定期去老人家中进行志愿服务,力所能及解决一些让他们烦心、闹心的问题。”天福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章友弟说,社区还会组织热心商家定期为社区留守儿童、失能失智老人、残障人士、低保户等进行义剪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客沙龙”,邀请相关部门、小巷“托尼”服务队、创客、新生代创业企业等参与,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辖区内慈善公益、睦邻活动。
全力最好防疫工作,社区组织“小巷卫士”、志愿者根据网格划分、党员就近原则,每周对辖区内535处商铺开展多次监督巡查。“建立防疫微信群、讲解个体防疫要点、防疫物资联系、防疫措施等,虽然辛苦,但能为社区防疫工作尽一份力,我感觉很值得。”参与志愿服务已15个年的志愿者丁建兰说。
为更好地培育和管理小巷队伍,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长效运行、可持续发展,天福山社区创新形式,制作“幸福天福山”志愿服务简易APP小程序,线上+线下,多维度推动志愿活动、快速发布志愿活动、简易报名、大数据统计、积分赋分兑换、互动评论,使更多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目前,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数量从原先的54名增加到97名,原来的调解成功率也由85.6%上升至92%。另外,社区把每周二设为敬老日,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可以购买由爱心商家提供打折的“爱心面”“敬老面”。
天福山社区持续推进“善育、善治、善养、善享、善创”多元服务场景,为居民描绘有福有爱、宜居宜业的现代社区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