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4日 

第05版:观点

大凉山岂是伪慈善“取景地”

■ 侯 江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纷纷留言想要资助。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这又是一起导演的假慈善事件。直播中提到的祖孙两人的住所是生产用房,真正的家中有明亮的电灯、干净的床铺、装满腊肉的冰箱;小女孩则是被“资助到上大学”的幌子骗来配合拍摄的村民张某的女儿。在另一则视频里,博主自称“资助”一名老人3000元,但老人表示,视频拍完后,又被收回2800元。目前,该主播已被行政拘留,涉事短视频账号已被封禁,案件正在处理中。

博主们一再对大凉山下手,并非真正关心当地群众的生活,而是利用网友的同情心,为自己打造一个关心贫困地区、乐善好施的人设,最终目的是博取眼球,骗取流量。采取造假的卑劣方式,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不仅伤害当事人,也消费网友爱心,同时是对当地发展成果及民生救助等工作的抹黑。

真正“贫穷”的,恰恰是无良的博主。他们被流量所裹挟,为流量而不择手段,是典型的精神“贫穷”。不仅如此,摆拍卖惨骗流量,已经违反《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在大凉山摆拍卖惨诈捐的博主,必须出现一个处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