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就业渠道 创新致富途径
60家“共富工坊”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昨天,在兰溪市兰江街道青松社区“共富工坊”,机器运作的声音此起彼伏,妇女和老人麻利地进行礼品袋加工,每个人的桌前都摆满了“劳动成果”。
青松社区“共富工坊”依托辖区企业的边角余料加工再利用,为社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该工坊采用集中劳作、按件计费方式,劳动者每天领取一次任务单,交付一次成品,当月结清加工费。同时,劳动者还可根据每天自身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在固定时间段自行安排工作量,更加灵活化、人性化、个性化。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做点来料加工补贴家用。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邻里关系都亲近了。”青松社区居民杜小玲从事这项工作已三四年,来料加工操作简单、时间自由,像她这样的家庭主妇既能够照顾家庭,每个月还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她感到很满意。
此外,为解决新进员工“上手慢”问题,该工坊还专门开设技能学堂,以“传帮带”的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蛮简单的,用一根绳子穿过一个个发夹,锻炼了手的灵活性,熟练了做起来会更快,以后我有时间就过来做。”正在参加技能培训的该社区居民冯珠红笑着说。
去年以来,青松社区针对辖区内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难、增收渠道少等现状,充分发挥“共富工坊”纽带效能,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有效解决社区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居民就近就业。
“前期,我们通过‘线下+线上’多条途径充分排摸用工资源,广泛收集并建立居民就业意向、手工优势类别等信息库,畅通供需链、加工链,吸引有就业需求的群体加入。截至目前,社区已培育共富工坊2家,解决社区富余劳动力就业500余人。”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旭红表示,下一步,该社区将“共富工坊”建设与现代社区创建紧密结合,整合更多企业资源,不断提升居民就业适岗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使“小工坊”展现“大作为”。
据悉,“共富工坊”是兰溪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创新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拓宽就业致富渠道。近年来,兰溪全域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以定向招工、农旅融合、品牌带动、来料加工、电商直播、产业赋能等形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促进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共富工坊”60家,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接下来,我们将打造‘共富工坊’孵化器,出台‘共富工坊’建设规范,积极构建党政搭台、产业引路、市场动作、多方共赢的共富模式,集成政策、集聚动能、集中力量,力争3年内建成星级‘共富工坊’150家,带动就业人数翻一番。”市委组织部两新党建科科长杨立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