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9日 

第05版:关注

激发城乡消费新活力

“市集+”营造沉浸式“赶集”

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市集,创造了最早的“以物换物”的交易形式。

而今,市集这种古老的商业形式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愈发兼具“时尚感”和“烟火气”。以非遗、美食、手作、国潮等为主题的创意市集火热开市,从商业中心潮流街区向旅游景点、文化场馆扩散,在兰溪掀起了一股“赶集”热潮。

“赶集”被赋予新含义

“五一”期间,一场以“趣兰湖YOU!市集”为主题的市集活动在兰湖旅游度假区开市,沉浸式的娱乐体验,配上风格迥异的特色小摊,吸引了许多游客。鲜美的烧烤肉串搅动着人们的味蕾,手工开蚌制作的珍珠首饰漂亮又别致,还有新晋网红甜品,赚足了市民和游客的眼球。

当下的市集,与记忆中的集市相似,但又有所区别,既是传统的回归,亦是创新的延伸。同样是定期聚集的商品交易活动,和传统意义上“赶大集”的区别在于,创意市集的艺术感与烟火气并存。创意市集常态化的存在,可以填补传统商业所不能比拟的活力和氛围。

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商品交易之外,打造一种文化消费。契合“在家门口”拉动消费的时代背景,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据悉,按照市集地点的不同,现有的市集形态基本可以分为“购物中心市集”、“步行街/潮流街区市集”、“景区市集”三种。其中,“购物中心市集”主要指依托于购物中心雄厚的商业资源,以成熟的美食、零售品牌户外摊位为核心的市集形式。该类市集倾向于通过成熟品牌带动初创品牌的形式,围绕购物中心打造社交生活广场。

“步行街/潮流街区市集”则更偏向于以小型流动摊位为主的市集模式。该类市集大多以原有的步行街或潮流商业街区为大本营,通过特定活动征集品牌商户及流动摊主入驻,创意属性更强,呈现方式也更为自由。

“景区市集”多设立在公园或特定景点,结合咖啡文化节、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引进圈层特点较强的品牌及创意摊位。

时间维度上,根据中国商业研究院课题组数据,当前大多数市集已经从仅周末举办延伸至了“周末+工作日”均营业。其中,春节、“五一”、中秋等具有特殊意义的节点,更是成为市集举办的高峰期。各大商圈也倾向于在特殊节点举办市集,提高商圈的客流量和影响力。

“市集+”激发城乡消费新活力

今年以来,一批特色市集如雨后嫩芽,陆陆续续“冒”了出来,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夜幕降临,兰溪市区滨江路步行街缤纷集市的美食摊位烟火气十足。奶茶、炸鸡、烤串应有尽有,经过的市民没有哪个是空手而归的。提着、端着、捧着,惬意地品尝着各种美食小吃。集市中央一排小推车摊位,点缀上星星灯,鲜花、饰品、萌宠应有尽有,多元化消费市场活跃度直线上升。

不仅仅是市区商圈,近日,游埠镇洋港村也开展了一场浪漫且有烟火气的“暮春市集”,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停放,变身连串摊位,带动乡村客流量,引爆消费热点。

集市上,车主们用创意十足的招牌和氛围灯精心装饰自家后备箱,春日气息拉满。现场摊位各具特色,精美的手工作品、闲置的家庭摆设、DIY文创作品等,种类丰富多样。游客们穿梭其间,亲眼目睹、参与、感受“后备箱”集市这个新鲜玩意儿,享受周末与家人一起的欢乐时光。

在一处售卖古风饰品的摊位前,不少游客驻足挑选。“这些都是我手工做的饰品,有发簪、手摇扇、耳坠等。”摊主童小姐说。她身着汉服,搭配颇具古风的发型和饰品,一边整理摊位,一边向游客普及汉服文化知识。“一看到招募信息,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这类活动,既能聚集人气、促进消费,又方便了我们摆摊!”童小姐表示,她原本是做实体店经营的,第一次参加市集活动,没想到客流量这么大,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

热闹的市集,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新奇有趣的社交场所。

“因为爱好。”谈及去市集摆摊的初衷,摊主小汤说,“现在大家都比较卷,希望大家能来这里喝杯咖啡放松一下,再投入到很卷的工作和生活里。”小汤说,每个摊子便是一方小天地,是一个朋友聊天休闲的聚集地。

无独有偶,市民朱慧是一位咖啡重度爱好者,她闲暇之余常与朋友结伴“赶集”,与不少摊主结成好友。在朱慧看来,市集虽小,却以最大的包容接纳不同需求的顾客。

“与盲目的交友不同,市集的小众文化更能让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产生共鸣,其娱乐性和社交属性更强,这也是创意市集的魅力所在。”朱慧说。

如何从“常火”成为“长火”

市集如何从“常火”迈向“长火”?除了依托于商圈、步行街外,市集的内涵与外延需进一步拓展。

“去年,创意市集开始在兰溪兴起。”一位摊主大董注意到,这些市集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期生活,也拉动了消费,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的新业态。

但同时,大董认为,兰溪的创意市集要常态化开展仍存在不少困难。一是由于当地原创领域的商家不多,可供市集组合搭配的摊主比较单一,“目前举办的很多市集,销售的创意产品还比较初级,创意不足的设计让商品大同小异,使得摊位可逛性不足,产品可购性不佳。”

对此,有人建议,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扩大开放,吸引更多游客来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发展本土原创品牌,孵化更多原创手工业者,将创意融入市集,让“赶集”的人们充分感受到生活魅力的同时,更进一步激活消费经济。

与此同时,可以探索更多融入场景体验的市集。这些创意市集主题不一、摊位随机,商品具有独特性,年轻人在其中“寻宝”、拍照、分享,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不少赶集爱好者表示,以后外地旅客想要了解兰溪,可以去创意市集里逛一圈,体会当地的生活百态;每到周末,家庭出游、情侣约会,也会更多地选择去创意市集中寻找乐趣。

此外,也可以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夜间市集,通过“夜经济”叠加“夜文化”,培育壮大夜间消费市场,为城市增添“烟火气”,持续提升城市生活体验度。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