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8日 

第06版:城事·人物

与天地对话 守望日月风云

叶延君:以一技之长坚守气象防线

有句古话叫“天有不测风云”。千百年来,天气的变幻莫测一直吸引着人们对天象与气候的追问,也一直找寻着破解它演变规律的那把钥匙。

叶延君,兰溪市气象台台长,十年基层工作经历,让他褪去青涩,成长为一名与天地对话的气象人。

从人工观测到全面自动化,从精细化预报到智能网格,从智慧气象到数字化改革,他是气象业务变迁的见证者,也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

六月杨梅红 离不开气象实时报

6月的兰溪,不仅有黄梅时节的家家雨,更有杨梅成熟的点点红。兰溪市马涧镇是浙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产地,有着万亩果园和五十里杨梅长廊,每年杨梅季,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前来品尝和采摘。

6月6日,2023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暨“梅”好兰溪“八婺同心 助农共富”启动仪式在兰溪市马涧镇马坞村花海基地举行。正值梅汛期降水集中时段,梅雨带南北波动,天气形势复杂。当天天气预报显示,局部有小到中雨。活动现场,天空阴沉,活动开始不久,雨水如约而至。

“我们在微信上推出了‘杨梅天气管家’,无论是梅农还是游客,只要打开气象服务,就能知道当地的天气实况。同时,还提供‘杨梅采摘时时报’服务,滚动更新未来2小时‘采摘等级预报’。”正说着,叶延君打开了微信上的“杨梅天气管家”,只见页面上从云山往北一直到柏社,按地域将杨梅采摘五十里长廊完整地呈现出来,点开马涧镇,就能看到马涧的天气实况、未来两小时降雨情况、七天天气预报,以及农事建议。

叶延君介绍,气象服务与杨梅的缘分要从2020年说起。那时候,他主动联系市特产站,在走访了马涧镇多位杨梅种植大户后,以五十里杨梅长廊为背景、省级智能网格产品释用技术为基础,推出“杨梅天气管家”,通过手机APP将天气预报和指导建议发送给杨梅种植户。

除此之外,市气象局还与兰溪市融媒体合作,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新增了“五十里杨梅长廊采摘观光专题气象服务”板块,把图文并茂的杨梅专题气象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天气变幻莫测 最难的是突发强对流天气

“天气是变幻莫测的。”叶延君说,对于天气的预报,是气象人最核心、最复杂的业务。身穿藏青色短袖,皮肤黝黑,带着眼镜,说起话来沉稳有力的叶延君,常在气象局仪器室里钻研,一待就是一整天。在这里,有观测天气的设备——自动气象站。“左边是测风向,右边是测风速,连过来中间有温度计、气压计,还有测湿度的。这些测量的数据会转换成电子信号,通过芯片传输过来。”叶延君说,这样一套自动气象站的设备可以对近地面的气象情况进行观测,通过不同自动气象站点的数据,去检验天气预报情况,形成一部分正向的反馈。目前,全市有52台自动气象站。每年,叶延君都要对气象人员进行培训,更好地维护和检修自动气象站。

尽管现在天上有风云气象卫星,地上有雷达探测系统,各种气象探测工具瞄准变幻莫测的风云,一条条来自天空的数据汇聚而来,但叶延君认为面对短期突发的强雷电与降雨,这些仍不够。

6月5日16时,兰溪气象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一个半小时后,升级暴雨橙色预警,到了19时35分,分别解除了暴雨橙色预警与雷电黄色预警。而整个下雨的过程,大概持续了半小时左右。在这次强对流天气里,叶延君仍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幻莫测。

在老城的气象观测站,高高的站台上有一系列的气象观测设备。“这是集雨的,雨水从上面收集起来,流到下面的装置,就能知道一场雨的降雨量。上面高一点的是测风向,另一边测风速。还有测温度、湿度、气压的装置,这边的设备比较全面了。另一边白色的网围着的是往天上发射的电磁波,用来观测高空气象的情况。”叶延君说,尽管有这些设备,“对于突发的天气,我们的观测手段还是挺有限的。局部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员也很难把控,但这背后,我们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叶延君说。

近两年,全市气温较常年持续偏高,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2020年至今,气象台累计发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150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57次、各类气象服务信息1000余条,短信受众400余万人次,建立“影响提示、警戒提醒、精细预警、分级叫应、实况通报”的五段式“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

数字防汛 守望日月风云

“观日夜星辰,看云卷云舒”,听起来十分浪漫,但气象观测员的艰辛,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一年365天,气象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尤其是兰溪每年的梅雨季,都是叶延君绷紧神经的时刻。

记得去年6月18日夜里至21日,兰溪及上游衢江、金华江流域出现了大范围连续暴雨天气,21日凌晨兰江水位达31.15米,超保证水位0.15米,为建国以来第七大洪水过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天气形势,我们一刻都不马虎,在气象台的办公室盯着云图和雷达图,仔细对比着每一帧变化,对气象进行研判。”叶延君说,每年这时候,气象台夜夜灯火通明。

围绕地方防汛重点和需求,叶延君先后研发了天气快报、三江流域面域预报等气象服务产品和算法。在浙政钉APP的兰花钉页面中,点开流域气象服务,里面呈现的是衢江、兰江、金华江的水位情况,雨情水情、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一目了然。这些数据的采集与更新,离不开气象人的努力。

2021年我省开展数字化改革以来,叶延君先后参与了兰溪市气象局流域洪水气象服务数字化项目、兰溪市“数字孪生”项目等数字化改革项目建设,为防汛抗台工作积极贡献兰溪气象智慧与担当。2021年8月,由他自主研发上线了兰溪县域范围内首个IRS组件应用。

从最初的人工观测到全面自动化,再到现在的数字化改革,在充分应用省级流域洪水气象服务数字化试点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开展流域气象服务,滚动加密发布衢江、金华江、兰江三江流域面雨量产品,提前两天发布防御流域性大洪水的建议,提前流域洪水灾害防御窗口期,并助力洪水预报不断修正,为防汛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一点一滴,汇聚成长。在2020、2022年浙江省气象行业监测预警职业技能竞赛中,叶延君分别荣获个人全能二等奖、三等奖。他还分别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和“浙江金蓝领”称号。同时,他还荣获了“2020年度浙江省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入选金华市321气象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第二层次),金华市级气象科技“业务拔尖骨干”等荣誉。

与天地对话,守望日月风云。叶延君始终不忘初心,不畏艰难,用赤诚和担当坚守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让青春焕发光和热。

记者 沈冰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