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精准服务 “点对点”解决难题
兰溪政法系统打造“法护营商”新高地
“这是杀猪盘诈骗案例,请转发给员工群,广泛宣传。”
“吴经理你好,请看下我发的截图,针对图中所列安全隐患,一条一条和安全负责人进行排查整治,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在某企业的微信群里,经常能收到联企政法干警所发的关于防范电诈、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和预警信息。在兰溪,类似的由政法干警与企业管理者组建的微信群有500多个,干警们通过这些联络群宣传平安建设,掌握企业动态,帮助解决问题。这是兰溪政法系统“一对一”“点对点”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21年3月兰溪印发《关于开展全市政法机关“一企一警”联系服务企业活动的通知》以来,市政法各单位联系企业数从495家增至现在的589家,先后有693名政法干警参与了该项工作,累计服务企业6621家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市委政法委专门成立兰溪市政法干警服务企业协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政法干警收集的需多部门共同参与解决的困难问题,根据企业困难诉求繁简程度,实行分类解决,限期办结,实现闭环管理。同时,政法系统还充分发挥防范诈骗宣传、矛盾纠纷化解、隐患排查整治、法律咨询服务等作用,并在实践中积累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促进政法队伍安商护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发挥政法职能优势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浙江某发光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新发光材料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正处于出口转内销的转型上升期,计划签订合同数量众多,专利许可更是高达100余项,对法律服务需求量日益增长。
政法干警与该企业结成联系服务对子后,主动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排查合同隐患,对100余项专利许可和授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讲解,协助制定专利许可授权专项方案,对分析排查出的法律问题及时给予分类指导,有效弥补了企业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的法律漏洞,有力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公司负责人表示:“一企一警”走访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来自全市公检法司的政法精英,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一对一”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是联企干警的主要职责之一。
市司法局的干警在成功调解了其联系企业一起员工意外死亡赔偿纠纷案后,马上组织企业负责人及管理层,对企业的用工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核查、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还联系专业律师团队专门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相关培训,切实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及防范企业经营法律风险。
在“一企一警”活动开展期间,市人民法院编印了《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意见书》,内容包含70条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及10个典型案例,就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公司治理、企业融资借贷、劳动用工、解决纠纷等八大方面向企业普及法律知识。联企干警在走访中将手册送到企业经营者手中,解答相关法律疑问,结合身边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帮助广大企业增强守法合规意识,提高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
优化协调联动机制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发生在三年前的一起员工工伤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一直困扰着开发区某企业。该员工家庭困难,受伤严重,需要终身进行恢复治疗和专人护理,虽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但仍入不敷出,企业愿意提供人道主义补偿,但双方因补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而产生巨大分歧。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根据统筹协调工作制度,兰溪市政法干警服务企业协调办公室主动介入,牵头组织法院、仲裁院、矛调中心、开发区派出所等部门,会同当事人及其家属、企业老板、双方律师等人一起参加调解会议。经过释法明理和入情入理的疏导,双方终于对补偿金额、支付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签订协议。
“今天能调解成功,真的很感谢各位领导!谢谢你们!”“谢谢政法委搭的平台,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和企业双方都很激动,不断地表达谢意。每每收到这样的感谢,干警们的心里都暖暖的,这些朴实的语言承载着企业和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随着联企工作的开展,市委政法委不断调整优化“一企一警”机制。4月份,引入服务团机制,聘请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34名专家,组建“亲清”政法服务团,将服务企业事项细化为“法律咨询”“涉企执行”“矛盾纠纷”等7大类型,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度。今年已完成589家规上企业两轮走访,挽损5000余万元。
2月初,市公安局接到某纺织企业求助,称公司银行账户被外省警方冻结,涉及资金高达4700万元。年后复工在即,企业急需资金采购大量原料,而账户资金却一直未能解冻,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影响。
“警察同志,能帮帮我们吗?这么多钱被冻结,现在公司资金都周转不过来了……”负责人表示企业并没有非法经营,也不知道被冻结的具体原因。公安干警急企业之所急,当即开展初查,精准找出被冻结原因。原来,1月下旬,一笔涉案资金几经周转后汇入了该企业相关联的账户,当地警方因侦办案件需要,将该企业账户依法进行冻结。为尽快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在指导财务人员准备好供货单、税务备案资料等相关证据材料后,民警经13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第一时间赶赴当地,进行面对面沟通对接。最终,在两地警方的通力协作下,仅用时2天,该企业账户内的4700万元得以顺利解冻。该案例做法获《平安时报》头版刊文点赞,民主与法制网、人民法治网、法治时代网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数字赋能服务升级 助力机制高效运行
市委政法委积极探索数字化推动服务企业工作高效化,与大数据中心合作,在“兰花钉”系统中加入“一企一警”子模块,打破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将定期进企、为企办实事、排查矛盾纠纷、平安政法宣传等情况及企业意见建议等内容进行线上汇报,畅通信息报送渠道。该模块自2021年7月上线后,截至发稿前已上传了5484条记录,从干警入企、信息填报,到表单反馈、数据归集、结果评价,形成工作闭环,让服务企业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通过系统收集的数据,分析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该模块在隐患排查、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等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去年5月,一名联企干警在系统中上报了一条企业求助信息:其联系服务的企业与外地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已获法院判决支持,但未执行到位,希望帮忙协调解决。政法委协调办接收到信息后,立即向法院了解该案的进度,得知法院裁定仅是支持财产保全申请,法律文书尚未生效。联企干警遂将这一情况告知企业,并耐心解释相关法律程序,其与企业的沟通情况及进度也通过“一企一警”的“通讯联系”进行线上反馈。在这过程中,企业主一开始不理解,最后却完全认可了法院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的严谨。法律文书生效后,法院及时果断采取执行措施,仅用9天时间执行标的就全部执行到位。收到执行款项之后,企业负责人主动向政法委和法院送去感谢信,高度赞扬政法部门高效的办事效率。
“兰花钉”的“一企一警”系统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日趋完善,已成为政法系统倾听企业呼声,回应企业关切,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效沟通桥梁。
打开“一企一警”模块的数据管理页面,政法各单位有相应权限的系统管理员可实时接收到联企干警在实地或线上走访企业中,上报的上下班交通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点、矛盾纠纷隐患等信息,管理员根据系统中“问题流向及跟踪情况”,判断该问题是否需要协同处理,在评价结果的同时推送给协调办,协调办即可将这些问题及时发送给相应的责任部门处理,合力战胜隐患,守牢安全底线。
记者 成 超 通讯员 姚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