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包”乱象当休矣
■ 李子悦
中秋、国庆假期,一些热门线路的火车票变得一票难求。许多人发现,即使他们蹲点抢票,也很难成功。对于那些没有买到车票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在各大平台上进行“候补”,这也催生出各式各样的“加速包”。对此,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任何用户都没有优先购票权,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的加速包,也无法实现优先购票。
事实上,“加速包”是一种披着平台外衣的“黄牛”。它们以“加速”为噱头,收取代抢、代排的费用。但平台的排序速度并不是真实的抢票速度,而是对本平台购买抢票服务的用户进行“区别对待”。这意味着,速度序列靠前的用户能获得更高的抢票成功率,而序列靠后的用户只能自认倒霉。
第三方“加速包”并不合理。许多“黄牛”打着第三方服务旗号,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市场公平。对于某些人而言,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抢票服务确实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然而,这种服务完全由平台自行制定,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反馈机制,所谓的“加速”流程,也基本上处于一种黑箱状态。“加速包”乱象亟须规范,以“加速包”名义浑水摸鱼的“黄牛”们,也必须付出代价。
假期出行,本应是一次愉快的体验,但如今“一票难求”和“加速包”乱象,给广大消费者徒增烦恼。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凸显了人们对公平市场秩序的期待。“加速包”乱象当休矣,整治“电子黄牛”刻不容缓。我们期待,火车出行更加快捷,第三方平台真正成为便民服务的平台,更多人能在假期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