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33”工作体系 打响“双提升”品牌
兰溪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助力共富“加速跑”
记者 鲍 莉
导报讯 “面团一定要揉透了,才能保证面劲道好吃。”近日,在兰溪南门馄饨牛肉面馆培训现场,面馆主理人黄小泉耐心地讲解制作牛肉面的技术要点。
兰溪特色美食众多,其中以牛肉面最负盛名。为充分发挥牛肉面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大做强“舌尖上”的共富产业,市人力社保局、市美食发展中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牛肉面开店培训,将南门馄饨牛肉面馆作为“美食培训基地”,探索创建“共富牛肉面”等特色劳务品牌,让兰溪牛肉面走出去,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有50余位学员报名参加培训,学习兰溪牛肉面的主辅材料切制、汤底制作、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等内容,在传承手艺的同时培养有直接经验的创业者。去年,“共富牛肉面”品牌带动就业5000余人。
“我之前参加了江南职校的培训,考取了育婴师证,现在是高级育婴师。从事月嫂工作,每月的工资能有14000元呢。”提起参加培训后带来的变化,方慧娟开心地说:“这种培训模式很受大家欢迎,既能学到技术,又能收获高工资。”
随着生育政策不断完善,母婴护理社会需求剧增,且劳动报酬较高。为规范市场对母婴护理、育婴专业化培训等的需求,市人力社保局联合职业院校开展育婴员技能培训,使剩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能,有效缓解就业难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根本。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积极探索“一塔体系、三化服务、三项行动”为架构的“133”工作体系,持续打响兰匠“双提升”品牌,以需求定培训、培训提技能、技能促增收,围绕纺织、美食等主导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行业、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作用,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通过“技能赋予”实现“技能富裕”。
据了解,近年来,黄店镇王家村深化“1+3+N”合作创业模式,创新建立“村集体+酒店管理+旅行社+农户”新模式。该村发动村民打造16家“白露有约”民宿,建起5家“农家乐”特色餐饮,去年接待游客41.86万人次,旅游收入627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在“输血”的同时,市人力社保局还以“输血”带动“造血”助力共同富裕。近年来,该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组织青创论坛、光学膜产业技术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举办创业创新大赛,特设“共富乡村 创享未来”乡村振兴专项赛,充分发掘乡村经济潜力,推动以赛促引,擦亮兰溪创业名片,为创业典型搭建交流学习、分享经验、拓展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