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6日 

第05版:专版

探访李渔故里 体验畲乡风情

锦绣育才小学开展研学活动

记 者 胡梦真 孙燕红/文 刘斌/摄

11月3日,锦绣育才小学400名学生前往永昌街道夏李村、诸葛镇厚伦方村开展研学活动,感受最地道的乡村风情,体验最特色的当地传统文化。

走进夏李 探访李渔故里

在夏李村,锦绣育才小学的学生们走伊山别业吊桥、笠翁小道,逛蟹湖,看李渔墙画,了解到李渔平生最喜爱的五种花……“老师,我会背李渔的《笠翁对韵》……”在李渔诗路馆,同学们学习李渔的生平和作品,一边吟唱一边认真地做了笔记,还坐在李渔的书桌前,想象着李渔创作的场景。

戏剧的精致脸谱也是戏曲文化的经典,红的艳丽,黄的明快,村里老建筑墙上栩栩如生的形象让同学们心动不已。拿着面具和颜料,同学们动起手来画上脸谱。“戏剧脸谱的颜色有什么寓意吗?”“老师我知道红色代表忠义,白色代表奸诈,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不一样。” 同学们一边指着颜料一边和老师介绍着自己刚刚学习的脸谱知识。随后在婺剧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认真地听戏曲动作讲解,自然地挥舞着水袖摆出造型,模仿婺剧演员的声台形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

夏李村作为李渔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因“李渔戏剧”而闻名,一砖一瓦均融入了李渔文化,建有笠翁才情园、伊山别业、李渔大戏台、李渔诗路馆、李渔清廉馆等,还根据李渔作品意境恢复了鹤归楼、夏宜楼、十卺楼、生我楼、三与楼等景点,全面展现了李渔一生在戏剧文学、园林建筑、清雅美学等方面的艺术成就。据了解,近年来夏李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深挖李渔文化资源,一方面传承戏剧文化,一方面带动村民创收,助力乡村振兴。

厚伦方村 感受畲乡风情

在诸葛镇厚伦方村,锦绣育才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厚德敦伦 畲乡风情”民俗文化体验研学活动。活动中,学生体验打麻糍、跳竹竿舞、押加等民俗文化活动,感受畲乡风情,传承传统文化,下农田挖番薯,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

学生们刚进村,就看见村里的阿姨们忙活着打麻糍,一个手起锤落,一个按揉米团,米团在这默契配合间变得软糯。“我要来体验一下捶打”“我也要”……学生们争抢着体验捶打米团。另一边,部分学生跟着阿姨一起做麻糍,将捶打得软糯的米团取下一团揉成碗状,裹进白糖芝麻馅,封口,轻轻在竹筛上按压,然后在豆粉里滚上一圈。做好的麻糍很快进了学生们嘴里。

广场上,在村里畲族姐姐的指导下,学生们跳起了竹竿舞。“开合开合开开合!”学生们喊着节拍,双脚在竹竿的开合中跳跃。广场的另一边,是考验耐心和细心的“一碗水端平”游戏,只见同学们眼神专注,端着水杯,缓慢地往前移动。乡村影院的舞台上,加油声、喝彩声不断,刺激的“押加”游戏正在上演,学生们将红绸布绑在身上,一股劲儿往前冲。场下的男孩子们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午饭后的挖番薯活动更是将本次研学推向了高潮。在番薯田里,学生们见到了光秃秃,只留下一些根茎的一片田。“番薯长在哪些位置要靠你们自己去寻找!”学生们领了小铲子后抓紧时间挖了起来,“那些留着根茎的下面一定有番薯!”学生们一起讨论如何能更快挖到番薯,手下也不停,拿着小铲子这里挖挖,那里铲铲。经过一番努力,学生们都满载而归,并纷纷表示回家要享用“番薯大宴”。

“学校希望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畲乡风情,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的挖番薯活动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秋收的快乐,在实践中学会思考,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该校四年级年级组长金旋表示。

毅行活动是锦绣育才小学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一项活动,研学当天,该校各年级均开展毅行活动,磨炼意志,培养坚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