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住乡土 留住乡亲 记住乡愁
兰溪传统村落保护让乡愁有“乡”可寻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何 媛
导报讯 “这里的建筑古香古色,假期带着孩子体验一下古村落文化韵味,别有一番风趣。”刚刚结束的元旦假期,江苏游客徐芳带着家人来到了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住进民宿里,徜徉在古村落中,体验到了“诗意的生活”。
兰溪地处三江之汇,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孕育了一大批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古韵胜迹。近年来,兰溪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打出了一套“统筹指导、科学引领、活化业态、创新机制”组合拳。
作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诸葛村共有300多座极富江南特色的元明清古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这些古建筑不乏工艺精湛的各种木雕、砖雕、石雕,具有传统文化之美。“古村古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后辈一定要努力保护好。”诸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诸葛坤亨说。
在专家指导下,诸葛村编制了全国第一个古村整体保护规划,还成立了自己的古建筑修缮公司,成员都是村里的工匠。“村民有技术,对古建筑也更有感情。”公司负责人冯水根说,靠着老工匠的“传帮带”,修缮队伍越来越壮大,村中的古建状态也越来越好。
数字化时代,兰溪古村落保护也插上了科技翅膀。诸葛村将村内159处古建筑传上“云端”,建设运行了不可移动文物智能预警“一张图”监管平台。在平台内,文保员可以实时查看设备和摄像头传来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同步发送至公安局等文保相关部门,与各部门协同处理。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兰溪134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通过打造文物保护全闭环监管流程,实现对火灾、倒塌等紧急事件快速响应,文物监管效能大大提高。
古村落不仅是许多兰溪人的寄居之所、乡愁所系,也成为了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活力之源。
在摄影大师郎静山故里游埠古镇,有被称为“江南民俗活化石”的早茶文化。肉沉子、鸡子馃、豆腐汤圆……游埠的早晨总是被食物的香气所唤醒。为更好地呈现早茶街的历史脉络,游埠持续深入挖掘早茶文化,讲好早茶故事,创新结合“早茶”和“摄影”两大IP,打响“江南第一早茶街”特色品牌。通过把“流量”变为“留量”,目前,游埠古镇已带动集镇周边村民3000多人家门口就业,周边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0余万元。
基于不同古村落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兰溪实施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当地美食、美景、民俗、非遗等资源优势,形成诸多特色品牌,致力让古村落成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留住乡愁、推动共富的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