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第04版:健康兰溪

节气悄然到,顺时养生不能少

小寒养生指南照着做不踩坑

记者 蒋宇欣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这一天恰好位于数九寒天中“二九”和“三九”之间。这个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又有哪些养生“坑”要记得别踩?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平时应注意荤素搭配,多吃点西蓝花、芹菜等蔬菜;在肉食中,也要以白肉为主,如增多虾、鱼等海产品;餐后水果中,尽量少吃西瓜等凉性水果,而要以橘子、山楂、苹果等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但要注意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比如,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所用水温以温度适宜为好。

此外,在天寒地冻的冬季,应减少室外活动,尤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夜跑,非常伤身体,不仅容易着凉,而且占据了人体本该休息的时间。人体在一天中的变化和四季相似,也应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早上精力充沛,上午是精神最集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下午慢慢地开始感到疲倦,晚上需要静下来,获得充足的休息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