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母亲卧床,坐轮椅的他八年来悉心照护
记者 鲍 莉
导报讯 “妈,我帮你切了水果,吃点水果吧……”近日,在兰溪市上华街道中吴村下店自然村,53岁的陈友清坐在轮椅上,照顾着他八旬的母亲。这一幕已经持续了八个年头,成为了这个小村庄里最温暖的日常。
陈友清的人生轨迹在2015年元旦发生了改变。他回忆,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姜爱香因遭受打击,精神状态急转直下。自那时起,家中的重担落在了陈友清身上。于是,陈友清毅然辞去了在城里的工作,双腿残疾的他全心全意投入到照顾母亲的生活中。
到了2020年,情况更加糟糕,姜爱香开始卧床不起,生活起居全都需要陈友清。尽管他的双腿残疾,但他每天坚持不停给母亲翻身、更换尿不湿。
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让陈友清练就了一双“顺风耳”,始终敏锐地捕捉着母亲床上的每一个细微声响,随时准备前去照应。母亲在床上喃喃自语或发出声响时,他就要去看看,一天不知跑多少趟。原先,他扶着凳子走路,为了方便“跑来跑去”,母亲卧床后他坐上了轮椅。
陈友清的耐心和爱心,不仅是对母亲的孝顺,更是对养育之恩的回报。
陈友清在8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尽管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但母亲从未放弃过为他治疗,四处求医,想尽一切办法。陈友清记得,有一次药物反应导致双腿化脓,母亲夜以继日地用手托着他的腿,整整坚持了一个月。
陈友清说,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责任,他从不将其视为负担。如果把照顾老人当成是一项任务,肯定没法长期坚持。
陈友清的故事,成了村民的美谈。“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堂叔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最有力的反驳。”侄女陈爱青说,堂叔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亲情的伟大,也展现了人性中最坚强、最温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