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第04版:乡村兰溪

大棚里绿意盎然 直播间销售红火

孟塘村:“科技+电商”,小寒时节忙创收

记者 鲍 莉 通讯员 方一丹

导报讯 眼下,室外寒意正浓,兰溪市永昌街道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现代化育苗中心大棚内却是绿意盎然,一排排叶色嫩绿的蔬果秧苗长势喜人。

记者了解到,该育苗中心是兰溪唯一的果蔬优化育苗中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当前正值瓜苗嫁接的关键时刻,10多名工人在育苗棚内从早忙到晚。“有别于传统种植方式,我们在全封闭的人工光育苗室中育苗,不受天气、技术等因素影响。”合作社负责人胡柏良告诉记者,智慧大棚可自动调节温湿度,有人工光源,使嫁接种苗愈合时间缩短,有效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2018年,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引进蔬菜嫁接项目,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胡柏良学技术、搭设施,逐渐掌握了科技育苗技术,建设农业设施2000平方米,其中育苗棚1800平方米、保温室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种苗30万株。

相较传统育苗时间周期长、容易发生土传病害的情况,孟塘果蔬采用科技育苗技术通过统一技术、时间、标准,比传统育苗节省了一半时间,且成品率、产量也更高,推出后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如今,孟塘果蔬年生产种苗已达120万株,销往金东、婺城、永康等地。“自己育苗后,合作社的收益翻了一番。社员们从合作社购买优质苗移栽,既提高了收获率,也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这都得益于科技的力量。今年,我们计划再投入200万元,建设育苗大棚3000平方米。”胡柏良说。

“以前我们农民都是看天吃饭,自从加入合作社,我也在自家菜地上搭起了大棚,提高了亩均效益,现在已经达到了每亩1.5万元。”合作社社员徐友岳说,他是合作社最早的一批社员,从小菜园开始种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逐渐走上了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的道路。

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孟塘果蔬合作社还搭上了电商“快车”。在合作社蔬菜加工部,辣椒酱香味扑鼻而来。胡柏良的儿子胡斌正带领30多名工人将腌制好的辣椒装瓶、打包。

90后的胡斌毕业于长春科技学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辣椒酱在网上深受欢迎,而兰溪本地又有很多农户种植辣椒,于是,他将目光投向辣椒加工市场,毅然回乡搭起了直播间,开设了电商共富工坊。他推出的“李渔家酱”品牌,与拼多多、邮乐网等平台合作,有效开拓了精品客源,辣椒产值提升至4000元/亩,网上销量达3500单/天(约3500公斤),年产值超1000万元,还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百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

“现在我们的销售情况良好,旺季时每天有3500单左右。”胡斌告诉记者,在做好辣椒酱的同时,他计划继续扩大农产品加工项目,比如豇豆干、莴笋干等。“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扩大种植面积,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家一起共同富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