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第07版:万象

乙流患病比例明显升高 休息好是最好的药物

“孩子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原以为甲流已经很凶猛了,没想到乙流更凶”……继甲流后,乙流近日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话题在诸多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国家流感中心1月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2023年12月25日-12月31日)显示,此前占据传播优势的甲流H3N2毒株比例大幅下降,但乙流毒株占比出现了大幅的上升,南方的乙型流感占比为26.4%,北方的监测数据则高达47.3%。

“近两周来,我们医院门诊中乙流比例较之前明显升高了。”1月7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钱莉玲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乙流与甲流对比,区别在哪里?钱莉玲解释称,在来就诊的患儿群体来看,甲流和乙流导致的症状没有明显的差别,重症监护室的比例也没有显著的差异,“甲流和乙流都是起病急、会突然出现高热、畏寒、咽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体温可以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达到39-40℃甚至更高,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烧’(发烧)、‘二痛’(肌肉酸痛)、‘三乏’(全身乏力)。”

目前,网购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变得极为方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服用这些药物?如何科学服药?

钱莉玲指出,服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需要在确诊感染流感的前提下服用,不建议随便自行购买服用,同时这两种药物在针对流感的疗效上其实差不多。

“因此对于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烧、咳嗽的人群来说,我们建议要先针对性治疗,如吃退烧药物等,这样可以避免病毒带来的高热、惊厥等现象的发生。”钱莉玲进一步指出,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峰期,特别要注意休息好,充足的睡眠跟良好的免疫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季节本身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再加上最近又是学生群体期末考试的时候,本身心理压力也很大,而心理压力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休息好是最好的药物,不要熬夜、规律作息,这对于预防流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