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9日 

第07版:万象

“最有文学天赋的早餐店主”吸引29万粉丝

“油条散文家”用热气腾腾的文字温暖人

“做早点和做学问是相通的,都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我眼里,从手中的擀面棍下出来的,不是油条和馒头,而是一枚枚精准无误而又完美无瑕的火箭。”

上面的文字出自早餐店主王连生,今年53岁的他,在湖北鄂州经营一家小店,每天忙着炸油条、打豆浆,也用充满烟火气的文字,串起一天天的日常。王连生因此成为一些网友心目中“最有文学天赋的早餐店主”。

王连生的一天是从凌晨两点开始的,先是磨豆浆、做豆腐脑,还要赶制油条和馒头,蒸馍炉烟雾缭绕,油条炉烟熏火燎,让他常常“大汗淋漓,气喘如牛”。

在这样忙碌的节奏里,他写东西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候一边磨豆浆一边构思,一边炸油条一边打腹稿,偶尔还在上厕所的间隙奋笔疾书。下午稍稍闲下来的时候,妻子就守着店铺,让他上楼“写写划划”。

早餐店里,王连生每天的生活围绕着油条、馒头和豆浆,文字自然也常常从这些物件出发。

他这样写刚出锅的油条:“我炸的油条是无矾无铝的,既健康又好吃,而且还极美观,就像一列接受检阅的正能量爆棚的卫士。”

他这样回忆曾供不应求的馒头:“十多年前,为了提高效率,一锅馒头蒸了二十七层,码起的蒸笼直冲云霄,须得搭一张桌子,桌子上搭一把椅子,椅子上再搭一张凳子方能把天上的馒头取下来。”

每天来来往往的客人,也成为他的写作素材。几年间,王连生用揉面、炸油条的手,在社交媒体上写出了将近500条文字作品,也收获了超29万名粉丝。但在文字世界里如鱼得水的他,一度在现实世界里“寸步难行”。

从小学时候开始,他就很爱看书,也很会写,语文成绩遥遥领先。那时候,没有钱买书,他就收集旧报纸、拣旧书,甚至将课本读了一遍又一遍。

高中毕业后,王连生留在了农村,憧憬着用知识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此,他到外地学习“快速养猪法”、学习“养殖褐云玛瑙螺”,但最终才发现遇到的都是“花里胡哨的骗局”。

波折中,写作似乎成为唯一能安慰他的一件事。19岁时,他的首篇作品发表在《黄金时代》杂志上。当收到30元的稿费后,他为自己订了一份渴求已久的报纸。

1992年,随着南下浪潮,王连生去往南粤大地打工。在厂里,他不善交际,曾被调到了全厂最脏最累的一个岗位。八个月之后,他选择了离开。

那之后,他度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去工地挖过井,进城摆过小摊,也曾因无处落脚睡过荒山……因颠沛流离,他一度“背叛”了文字,在很长时间里没再提笔。兜兜转转中,他回到了家乡,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

2007年,王连生咬牙租下了一间小门面做生意,后来又改行卖馒头。他形容自己“迂腐且固执”,蒸馒头不用任何添加剂,因此发酵慢、周期长,蒸出来后外表也不漂亮。正因如此,他的小店苦苦维持。

为了改善生意,他不断增加又淘汰一些品种,如今只剩下馒头、油条和豆腐脑——这三样恰恰是最辛苦但利润却不多的品种。

小店虽没能帮他“发家致富”,但却像一个港湾,让他的生活稳定了下来。于是,他再次与文字相遇,这一次,他“一发而不可收”,把一路走来的委屈和人间冷暖都融进了写作中。

因为写作,王连生在网络上收获了许许多多和他频率相同的朋友,大家经常通过网络发来问候,甚至想来看看他。但王连生坚持不公开店址和联系方式,也不主张大家来寻访他的早餐店,“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写作,仅此而已。”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