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6日 

第04版:健康兰溪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

大寒节气,要继续“冬藏”养生

记者 蒋宇欣 实习生 童伟丹

导报讯 大寒节气已过,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之后将迎来新一年的轮回。”医生表示,大寒养生,人们在日常衣食住行方面,仍然要重藏养。

在饮食方面,应保证热量供应充足,以温热的食物为主,如牛肉、羊肉、鸡肉、猪肝、鲫鱼、韭菜等,但不可过多进食,以免上火。与此同时,应多吃芹菜、油菜、菠菜、茼蒿等绿色蔬菜,有利于滋阴平肝、润肠止渴、补肝养血。另外,宜食各种坚果,不仅能补给日常营养,还能缓解疲劳,补充能量,预防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大寒时节是风寒感冒的高发时期,要多食味辛性温的食物,如生姜、葱、大蒜、香菜、苏叶、花椒等,都能起到通阳祛寒、暖中除湿的效果。

需要关注的是,寒冷节气是中风、心梗等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大寒大寒,防风御寒。”中医建议,老年人特别是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睡前可用热水或生姜、艾叶、花椒、当归等中药煮水泡脚,可起到驱寒散湿、活血通络之效。另外,在寒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有胃肠疾病的人容易旧病复发,更应注意保养脾胃,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进入冬天,不少人感觉越来越“干”。那是因为进入“大寒”,天冷气燥,人体皮脂腺分泌减少,像瘙痒症、皮脂性湿疹、手足皴裂等皮肤病的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除随时注意皮肤保暖外,亦可经常按摩,使皮下毛细血管舒张;日常多饮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或安装室内加湿器。阳光充足时,应注意通风,居住环境空气流通,则寒邪不至。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不过,这里的动一动,指的是适量的运动。大寒节气养生,仍然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藏”就是不能过分消耗。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待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并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时要注意避寒,可以佩戴上腰围、护膝等保护保暖装备,结束后记得及时穿衣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