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0日 

第02版:要闻

强化示范引领 突出典型带动

兰溪发挥代表作用绘“地标共富”新图景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冬季是果树养护的好时机。“这种枝条会吸收营养,修剪主要是为了保证杨梅果实的品质……”昨天上午,在兰溪市马涧镇下杜村前于自然村,省人大代表倪晓军正在向梅农讲解大棚杨梅剪枝技巧。

杨梅是马涧镇强村富民的“民生果”“共富果”。近年来,马涧镇人大充分发挥省、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及自身专业特长,积极搭建杨梅树认领、助农直播、组建共富联盟等平台载体,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广大梅农走上产业共富路。

2023年,早在杨梅上市前夕,该镇人大主席团提早谋划,针对杨梅树流转集中难、失管数量大的实际,组织策划“以你之名·城市梅农”主题活动。该镇五丰村集体统一流转144棵失管杨梅树,通过人大代表积极认领、助力推广,一期杨梅认养在一周内全部完成,实现梅农、村集体同步增收,将失管杨梅树管起来,为杨梅产业规模化转型垒石筑基。

“产业要发展好,单打独斗难以走得远。”马涧镇人大主席包俞良说,为让更多梅农挑上“金扁担”,根据每位代表的特长,成立若干专业代表小组,组建产业“共富联盟”,有力推动“强村富民”工程实施。例如,以杨梅种植大户倪晓军、陶奉源为核心,联合区域范围人大代表成立杨梅专业服务队,定期研讨杨梅种植管理技术,上门提供疏果、大棚栽培等技术服务,商讨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联盟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培育出绿色、高品质的兰溪杨梅,从而推动杨梅产业品牌化建设,提高杨梅产业发展活力。

不仅如此,该镇人大代表还化身“主播”,以“直播+农业”的形式助力产业兴旺。去年共举办代表直播5期,内容包括杨梅种植管理、杨梅销售等,观众达近万人次,直播间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新平台,进一步提升农副产品价值,打响马涧杨梅的美誉度。据统计,去年,马涧杨梅产量达3万余吨,同比增加60%左右;总产值达6.5亿元,同比增加30%以上。

杨梅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兰溪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助力地标共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助推“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锚定“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目标,依托基层代表联络工作站等平台,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作用,紧扣发展主题,以杨梅、枇杷、茶叶、甘蔗、小萝卜、兰江蟹等六大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