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0日 

第06版:关注

焕然一新过大年

春节临近“美丽经济”全线升温

记者 蒋宇欣 实习生 童伟丹

买鲜花、做美甲、换发型……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焕然一新过大年成为不少兰溪人迎新春的习惯,“美丽经济”全线升温。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花市十分火爆,其中寓意福气满满的花卉堪称爆款;不少美甲店、美发店座无虚席。大家都在追求“变美”的过程中,感受“年”的味道,迎接“年”的到来。

年味物件 “让新年更美好”

“师傅,蝴蝶兰怎么卖?”“这个杜鹃花开得正艳,过年看着喜气。”“过年买盆红色蝴蝶兰带回家不仅喜庆,还寓意仕途顺畅、家庭幸福美满”……连日来,兰溪黄龙洞市场花卉专区内各种鲜花竞相绽放,市民精心挑选满意的花卉,店家热情地向顾客介绍。

记者看到,为迎接新春,不少花卉市场内都布置了与春节相关的产品,各式各样的盆景都特意打扮了一番,有些还挂有红丝带、小灯笼和新年元素的小贺卡等装点鲜花,更增添了新年气氛。

记者走访多家花店了解到,红色鲜艳的花卉人气颇高,鸿运当头、发财树、富贵竹等名字寓意喜庆吉祥的盆景也深受顾客喜欢。此外,在众多花卉中,各式各样的蝴蝶兰稳占销量C位,高颜值、花期长、养护简单,让蝴蝶兰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年宵花首选。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我们选了两盆红色和黄色的蝴蝶兰,又买了几把银柳。放在家里装饰装饰,更有那种喜庆的氛围,看着心情也好。”市民刘阿姨和老伴两个人平时就喜欢养花,临近过年特意来花卉市场,挑选几盆色彩比较鲜艳的植物。“蝴蝶兰比较好养,基本每年春节都会来买上几盆蝴蝶兰。”刘阿姨说。

“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这两天花也卖得比较多,比如蝴蝶兰、杜鹃、鸿运当头和红掌、海棠,都卖得比较快,我们也想多进一些货为过年作准备。”花卉商户李女士说,今年花店还推出了多款“福桶”,多以红色银柳、红果为主材料,并点缀仿真金叶、永生花,再挂上印有“福”字的喜庆挂件,造型别致,年味十足,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材料的多少由消费者自行决定。

不只有鲜花争奇斗艳添“年味”,各类装饰品也大显神通。像新春挂件、灯笼、对联,龙型玩偶、卡通挂串以及各式各样的贴花等“龙元素”商品……

谈及过年买装饰品,90后的小陈表示:“我很喜欢买龙年的装饰品,摆在家里或者公司都非常喜庆,看着就高兴。”

“美丽三件套” 充满仪式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年仪式感。不少年轻人开始准备起自己的新年“三件套”——烫头、美甲、种睫毛,这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在节前的消费高峰。

“是用本甲做还是贴甲片?想做全贴还是半贴?”昨天,记者在位于三江路的一家美甲店里,三四名美甲师正忙着给顾客做美甲。“这几天特别忙,不仅要给顾客做美甲,隔几分钟还会接到电话或微信咨询,问还能不能预约。忙起来的时候,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该店的店长告诉记者,顾客大多会选择红色基调的新年美甲或是当前流行的美甲款式。为此,店里还推出了新年美甲套餐及优惠活动。

“要过年了,做了指甲感觉穿衣服都要好看一点。”正在做美甲的顾客鲍女士说,根据往年经验,约得晚的话,店里人多,没空位。尤其是周六周日,一般都很难约到,所以今年提前过来。不少人想从“头”开始,用新面貌来迎接新年。

记者走访了兰溪城区多家理发店,发现几乎每个门店都坐满了顾客。“年前做个精致的发型,过年期间走亲访友显得更精神。”坐在理发店等待区的王女士说。

市区某理发店老板黄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的一个月是最忙的,从开门到晚上十一二点都闲不下来,顾客排队等上好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这几天客流量都很大,不同于往常的洗洗修修,年前很多人选择烫发、染发,用全新造型迎新春。”

美容店里同样人流如织,店长张女士告诉记者:“过年来嫁接睫毛的女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想‘美美地’过年。”

想红红火火过大年

这些“美丽坑”你别踩

消费火爆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年前的美丽行业也会遇到“美甲刺客”“睫毛刺客”,标价不明、价格上涨情况出现。

近日,美甲爱好者小夏就经历了一场“美甲诈骗”。她向记者透露道:“进去之前我看店里的甲片海报上写着‘99惊爆价!’,我以为我做个简单的跳色美甲怎么也不能比这贵,我就坐下了。”在小夏把心仪的美甲图片给美甲师看的时候,美甲师并没有明确说价格,只是让小夏选色,然后开始做指甲。

但是等美甲做好结账时,美甲师却报出了198元的“天价”。并且在小夏表示震惊和疑惑的时候,美甲师只说:“做之前我跟你说了啊。”与宣传天差地别的美甲价格,不明确告知消费者具体价格,等美甲做好了又漫天开价。“这不就是坑人吗!”小夏气愤道。

兰溪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消费前应事先查看价目表,看清项目价格、计价方式等,避免发生低价诱导、实际收费过高的情况;遇到商家在提供服务时中途推销服务或者商品,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问清楚项目和收费标准,如果确实不需要要严词拒绝,不要含含糊糊;在结账时,要仔细核对服务明细和收费项目。

同时,预付式消费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也往往伴随着风险,一旦商家“跑路”,消费者可能陷入“办卡容易退卡难”的困境。消费者充值消费时,务必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适度购买、理性充值,避免一次性充值过高,详细了解使用规则后再付款。同时,对于充值金额较大的,建议消费者与商家签署书面合同,并当场索要加盖公章的服务须知、发票凭证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