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文脉 留住美丽乡愁
兰溪倾力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近日,我省第12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名单公布,兰溪市永昌街道樟林村、马涧镇东叶村列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黄店镇三峰殿口村等13个村列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般村,争取村数量及总资金额居全省第二、金华第一。
兰溪有近1400年的建县史,拥有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体系,以及大量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传统建筑之乡。为留住这些不可再生遗产,近年来,兰溪坚持保护与传承、利用与开发并举,切实做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文章,着力打造留住乡愁的示范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有数量数据库村落57个,已申报并实施省历史文化村落38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亿余元,修缮各类厅堂、古民居900余处,抢救修缮古建筑约6万平方米。
推进过程中,兰溪十分注重挖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的“活态美”,将改造拆除的旧砖瓦、旧石材、旧木料、雕花构件用于古建修缮,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确保历史文化村落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协调性。比如,对兰江街道姚村古村落内的现代建筑,采取“走转改”方式,或整体迁移、或部分改造,新造房屋统一采用“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徽派建筑风格,确保风貌和谐统一。
无论是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吸引的人流,还是早茶街上每天摩肩接踵的游客,今年龙年春节的火爆程度,让游埠古镇的商家感到意外和惊喜。作为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游埠古镇持续深入挖掘早茶文化、摄影文化,通过讲好文化故事,开展非遗活动、节庆活动,推动区域文旅融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打卡,春节假期日游客量最高达6.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为让传统村落真正“活下去”且“活得精彩”,兰溪还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农事节庆活动、开展国学研学活动,彰显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切实将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
下一步,兰溪将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发展为抓手,将散落的古村落连点串线成片,推进游诸人文共富示范带、兰芝风情共富示范带、北部振兴共富示范带、诗路三江共富示范区“三带一区”建设,激活周边村庄与区域发展,实现传统资源整合优化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