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 供需两旺
春季招聘市场显现新机遇新风向
当前,正是务工人员求职高峰期、企业招聘黄金期。尽管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似的是,不少企业近期都在招聘,各地也都在开展“春风行动”。但相似之中,今年的就业情况与以往相比又有诸多不同。
记者了解到,受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等因素驱动,目前正不断涌现新的职业,而新职业又催生出大量新的工作岗位与就业机会。
求职者选择更加丰富
日前,兰溪“春风行动”新春系列招聘会举办,吸引了3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需求人数7000余人。招聘岗位从高层管理到基层执行,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营销,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应有尽有。
“好多年没见到这么热闹的招聘会了,岗位都挑花眼了。”得知“家门口”有招聘会,市民吴杰特地到现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吴杰说,对于他们求职者来说,这个招聘会将各类优质企业集合在一个点,不用他们来回奔波,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相互对比薪资、待遇、发展空间,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定位的职位。
对于市民小张来说,专业对口比较重要。“我感觉软件研发这个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好处,所以就决定从原单位辞职了。”小张说,“前几天跟新公司沟通,对方一听我的专业,非常希望我去工作,开出的待遇比原单位高出不少。”在原单位,小张从事的是营销工作,不但压力大,关键是无法发挥专业优势,一番权衡后,他选择了跟自己专业匹配度更高的新工作。
专业对口,两全其美。“专业对口,其实对求职者和企业都有好处。专业匹配度高,员工更能发挥专业特长,干起工作来更容易出成绩,对企业来说,则可以节省培训时间。目前,随着信息、沟通手段的不断丰富,找‘对’工作和找‘对’人的交集正变得越来越大。”兰溪某企业相关负责人建议,求职者在找工作前,一定要充分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多查阅正规信息发布平台,从而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其实,为了找到“对”的人,不少用人单位也是实招频出,除了广泛发布用人信息,最主要的是推出了高薪和完善的福利待遇。
位于兰溪市上华街道的浙江蓝晶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从事专业石英晶体元器件研发、制造、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此,入职公司的员工如果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政府、公司都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提高福利待遇。
新技能人才格外抢手
淄博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近日发布招聘信息,不仅招展馆设计师,还要招3名“研学基地讲解员”。其中,对研学基地讲解员的要求是不限专业、形象气质佳,关键是口才要好。
仔细调查各地近期推出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发现随着新业态、新产业的不断兴起,各细分领域和企业,对新技能人才的需求可谓是格外急迫。智联招聘发布的第二期《2024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数据显示,春节后第二周,招聘求职环比双升,招聘职位数环比第一周增长 8.4%,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长 40.3%,春招市场供需持续释放。
从行业看,广告、会展、公关行业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16.9%,位居第一。一些企业选择在春季举办展会,筹划全年运营拓展方案,发布新产品、新战略,业务需求增加拉动广告行业招聘需求快速增长。随着货运量的恢复和企业复工,物流、仓储行业招聘环比增长13.7%。早春时节,人们的户外拓展、体育运动需求增多,娱乐、体育、休闲行业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达13.7%。
从职业看,运动健身异军突起,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20.8%,是唯一超20%的职位。记者在兰溪市区某健身房看到,不少年轻人正在跑步机、龙门架等器械上挥汗,而一旁的动感单车室里也有十多位学员,正跟着教练的节奏卖力地锻炼。
该健身房负责人小方在健身行业耕耘10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伏。龙年新春,她感觉到从业人士、投资者对这个行业更有信心,也敢迈出更大的步子。刚刚开工,小方就在朋友圈里打出了招聘启事,招揽健身教练。“到岗即有大量会员资源”,一语道出了整个行业的“春意盎然”。
警惕黑中介、收费、借贷等求职陷阱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却被要求缴纳保证金、培训费、材料费等各种费用。”
“明明是‘高薪招聘’,入职后却发现是从事刷单诈骗等违法行为。”
“工作找了一圈,没想到个人信息也泄露了不少……”
找到合适的工作让人雀跃,但求职者更要注意防范招聘骗局。连日来,兰溪市公安局把反诈宣传窗口开到了招聘会现场,民警联合志愿者卖力“吆喝”反诈知识,为广大求职者们送上“安全第一课”。
“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赚钱的活,千万不能相信,网络刷单就是诈骗。”“碰到还没上班就先交钱的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小心境外高薪陷阱,创业贷款要找正规银行……”“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赶紧加装一张‘护身符’吧。”活动现场,反诈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驻足观看,民警与志愿者化身“反诈达人”,向求职者们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有效防范手段。
兰溪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新春求职季,请收下这份“避坑”指南:
1、求职需谨慎,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兼职、副业信息,克服“贪利”思想,莫要眼高手低吃大亏,切勿在各种求职诱惑中迷失自己,一定要仔细甄别,谨防上当。
2、不明链接不要点,凡是陌生人要求下载APP并引导填写个人信息的,一律拒绝,一定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3、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刷单”“刷信誉”“刷信用”的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
4、在查询招聘信息时选择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公司,并通过工商部门官方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以初步辨别企业真伪。用人单位不会以各种名义向应聘者收费,凡是涉及收取培训费、报名费等情况务必提高警惕。
5、境外诈骗犯罪集团往往以所谓“高工资、低门槛、工作时间灵活”等虚假招聘信息,诱惑境内人员非法偷渡至境外“淘金”,在当地窝点自愿或被迫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最终害人害己。务必高度警惕和识别海外“高薪”招聘等虚假信息,避免落入违法犯罪陷阱,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6、96110是公安机关的预警劝阻电话,一定要接听。若不幸上当受骗,或感觉自己遇到了诈骗陷阱,应保留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