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42年坚守教育一线
陈福龙:什么东西都可扔,孩子的作文不能扔
记者 童 茜
“我在大学里写通讯报道受到嘉奖,这都得益于陈老师的悉心栽培,让我打下了良好的文字基础。师恩难忘,希望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近日,在外求学的兰溪学子章晨语对记者说。她口中提及的“陈老师”,是一位老教师,也是省“春蚕奖”、金华市“新苗奖”等荣誉获得者——陈福龙。
今年61岁的陈福龙,于1981年走上讲台,曾先后任横溪镇中心小学、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42年来,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育人初心,克服病痛折磨,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23岁那年,陈福龙确诊胸膜炎,从胸腔里抽出的积液足有七八斤,需要长期休养,但他仅休息半个月就又重返教学一线。随着年纪增长,陈福龙从2012年开始出现左膝疼痛,2017年开始出现左耳耳鸣、耳聋。虽然病痛缠身,但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
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陈福龙自我加压,利用休息时间编印班级刊物《作文欣赏》,每期有35篇或40篇,出版了60期以上。如今,他所指导的学生作文有1300余篇在各级媒体上刊登或获奖。
最让陈福龙珍爱的,莫过于他42年里收集的12000余篇学生作文。他的爱人曾说,家里任何东西都可以扔掉,但唯一不可以扔掉的是孩子的作文。
提及陈福龙,曾经的学生柳融庆有道不尽的感谢。26年前,柳融庆是一名“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原班主任束手无策,后转至陈福龙班里就读。
对于柳融庆,陈福龙没有嫌弃,而是用真诚和爱去滋润他的心田,用锐眼去发现他的闪光点。通过观察和接触,陈福龙发现柳融庆虽然调皮,但管理能力很不错,于是就把班里最难管理的卫生和纪律交给他负责。从那以后,柳融庆不仅尽心尽责管理班级的卫生和纪律,成了陈福龙的得力助手,而且成绩也提高很快。在小学毕业考中,柳融庆的语文、数学总分有190分,列全班第三名,实现了从一名“问题生”“后进生”到“榜样生”“优等生”的转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陈福龙对留守儿童特别关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他们。
择一事,终一生。陈福龙说,42年坚守教学一线,他只期望收获“一缕春风”,但孩子们却给了他整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