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化+产业”三向发力
兰溪走出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新路径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洪淑娴 廖 挺
导报讯 打麻糍、竹竿舞、篝火晚会……每到周末,兰溪市游埠镇高元张村就热闹非凡,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这个风景秀丽的民族村,体验风情民宿,感受乡村慢生活。
该村位于游埠镇西北部,拥有水域面积400亩,地理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听得见鸟声,望得见水塘,吹得着清风,看得见乡愁”的世外桃源。
近年来,兰溪市委统战部积极帮助高元张村打好乡村环境整治仗,一方面,联系市财政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另一方面,安排民族发展资金用于道路、绿化等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环境卫生整洁是美丽乡村的底色,底子不好,就会‘一脏毁所有’。有了相关部门的助力、资金的支持,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坚定了。我们号召村干部带头拆围墙、治脏乱、办民宿,几个月的时间,村子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素妹说,乡村面貌提升后,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日益增强。凭借诗意田园风光和浓郁畲乡风情,村子也成为了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作为全省13个有民族乡镇的县(市)之一,兰溪有1个民族乡、15个民族村,涉及36个民族成份。近年来,兰溪市委统战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环境共美、精神共富、产业共兴”为指引,帮助各民族群众踏上振兴之路、共富之路。
兰溪十分注重传统民俗文化的培育和村民素质的提升,在传承、发扬、展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持续发力。一方面,运用潮流时尚和现代标准去延展民俗内涵,逐步形成党建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的局面;另一方面,定期举办“三月三”“畲族端午”等民俗活动,编排“竹竿舞”“情歌对唱”等特色内容,吸引旅客来体验村里的自然风光、独特文化与生活方式。
厚伦方村于2019年启动了研学基地,凭借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在乡村旅游领域崭露头角。“学生们通过做麻糍、跳竹竿舞、押加比赛、参观文化礼堂等,在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畲汉文化融合的魅力。”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赛花介绍,在兰溪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的研学基地4年来共接待中小学生3万多人次,为村集体创收70余万元。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探索实践中,各民族村利用各自资源引进项目,兴办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同时,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旅游,开辟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新路径。其中,下吴村从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到引进优质品种葡萄种植,形成上百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园;下方泉、汪高村等村依托自身临近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物业经济,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范院坞村引进和培育“三红一白”特色产业,即红美人柑橘种植项目、紫薇花种植项目、小龙虾富硒稻渔共生项目和大白鹅养殖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