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第05版:关注

文章导航

年轻人爱上“刮刮乐”

专家提醒:避免过度沉溺于短暂快感中

近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年轻人把“刮刮乐”做成花束当礼物送人等话题热度持续。记者发现,年轻人中开始刮起一股“刮刮乐”风,不少“刮刮乐”自助终端机和摊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商场、超市、广场、地下通道等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专家提醒,对于类似产品,年轻人可以用来娱乐解压,但不要过于沉迷。

年轻人兴起“刮刮乐”打卡

心情不好刮张彩票,压力太大刮张彩票,遇事不决也来刮张彩票。“刮彩票”一时风头强劲。

“刮刮乐”是一种即开型彩票,分为5元票、10元票、20元票、30元票、50元票等。购买者只需用硬币或其他工具刮开涂层,就能立即知道是否中奖。另外,“刮刮乐”票面主题精美,有节日主题,有卡通人物主题,也有关于地方特色的主题。

昨天上班路上,00后市民小汤在彩票店买了一张面值30元的“刮刮乐”。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今年春节开始玩“刮刮乐”的。“能中奖当然开心,不能中奖就当给福利彩票事业作贡献。”他说,身边不少年轻人都在玩“刮刮乐”,大家会一起分享快乐,中奖了还会发朋友圈。有时大家一起出去吃饭,路过彩票点,也会一起买一起刮。

玩过“刮刮乐”的人都知道,面值不同的“刮刮乐”中奖机会不一样,比如面值10元的有10次中奖机会,面值20元的有20次中奖机会。一般人玩“刮刮乐”,大多是现场买现场开,中奖的话就现场兑。

作为彩票售卖摊点的工作人员,刘盛这几年也见证了不少大奖的诞生,更是看到了无数的年轻人失望而归。“近期,‘刮刮乐’的热度不断攀升,买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是购买主力军。中年人也有买的,但比较少。”刘盛说,购买人群有每周甚至是每天来的老顾客,也有偶然路过购买的,有人买几张,也有人买整本,能否中大奖还是看运气。

“刮刮乐”为何让年轻人“上头”

昨天上午,记者在兰溪市区三江路上看到,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彩票站正在营业,特别是到了下班时间,彩票站迎来客流高峰期,老彩民来到店里认真选号,另外的一些年轻人则前来购买“刮刮乐”,脸上流露出期待的神情,有的人甚至买上一整盒,一张一张地刮开。

“刮刮乐”为何让年轻人“上头”?最近入坑的叶女士告诉记者:“刮的时候是未知的,一格一格刮开,整个过程很解压。”有年轻人也认为,花几块钱能让新的一天充满希望,何乐而不为?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有网友发文称,“不开心的时候去玩‘刮刮乐’,一边刮彩票一边吃东西,坐着和朋友玩儿一会,解压又消愁。”

还有人说,现在消费趋于理性,年轻人要兼顾快乐和娱乐,单价不高的“刮刮乐”,是随处可以实现的快乐。即使只有40%的中奖率,也能带来百分百的快乐。除此之外,也有年轻人抱着“中一千万比挣一千万概率大”的心态买起了彩票。

与此同时,围绕刮刮乐进行创新的潮流社交正在年轻人中普及开来,有人将“刮刮乐花束”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当作一份惊喜。前不久,市民张小姐的闺蜜30岁生日,她送了30张面额10元的“刮刮乐”,参与生日会的亲朋好友一起刮奖,每次中奖都会把现场气氛推到一个高潮。事后统计,30张“刮刮乐”共中奖500多元。她闺蜜说,这是今年生日收到的最有意思的礼物。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花店,大多数老板均表示帮客人制作过“刮刮乐”花束,就是在一束鲜花的基础上,把“刮刮乐”粘贴在花朵旁边。除了鲜花的售价外,他们还会收取一定的“手工费”。

专家提醒:可以娱乐但别沉迷

“即时反馈式的‘刮刮乐’走红,代表着当前年轻人在互联网时代更加享受即时反馈。”对于年轻人迷上“刮刮乐”的现象,专家认为,传统的彩票购买方式需要等待开奖结果公布,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刮刮乐”能够满足年轻人对于即时反馈的追求。

专家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在学业、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购买彩票可以让他们暂时抛开烦恼。现在的年轻人经济更加独立和自主,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买彩票对他们来说,并不意味着对金钱的过度追求,更多则是抱着“能中奖是好事,不中奖做善事”的心理,他们更注重购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事实上,虽然“刮刮乐”风靡一时,偶尔有中大奖的消息为人所知,但中奖概率依然较小,就算视频博主发布了200多个刮奖视频,其中一本“刮刮乐”最高也只中了1000元。专家表示,娱乐也好,解压也罢,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购买“刮刮乐”,都应当理性,切勿沉迷。虽然年轻人喜欢买彩票不是坏事,但要正确引导他们构建一个好的观念,避免对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彩票市场的监管,保护年轻人的合法权益。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