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第05版:关注

吃掉“蕉绿”!

兰溪年轻人流行把香蕉当“上班搭子”

办公室养几盆花花草草,是许多“打工人”工作之余调节心情的方式。最近,一种新型的解压方式正在兰溪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在办公室水培香蕉。

准备一段带枝的绿色米蕉,插在办公桌上的花瓶里,贴上“禁止蕉绿”“拒绝蕉绿”等标签,以此来缓解焦虑情绪。待米蕉变熟,又可以被分享食用。

因为“蕉绿”与“焦虑”谐音,绿色香蕉甚至被一些年轻人称为“解压绿植”。

“蕉绿”成为办公室新宠

“每天都要看看熟了没有,有一种期待。”昨天,在兰溪某公司上班的小胡说,最近,在网络平台上,有很多人在办公室水培香蕉,她也跟风买了一串,发现这串香蕉给她带来了很多欢乐。

记者看到,小胡办公桌上的花瓶里,插了一串香蕉。她告诉记者,这叫米蕉,是一种兼具食用性及观赏性的香蕉。“蕉绿”与焦虑谐音,工作焦虑时吃掉一根熟透的米蕉,心理上也得到了舒缓。

小胡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蕉绿”成长记录,引得许多朋友纷纷私信询问购买链接。同事们也对这串米蕉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纷纷认领,并在每个米蕉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期待着成熟后享用它的美味。大家经常会到她的办公桌前看看“蕉绿”变黄了没有,这让上班氛围变得更轻松。

无独有偶。市民小汤也在网上分享了“蕉绿养成”的快乐。“前阵子网上冲浪,看到了一盆‘蕉绿’,就买来放在办公室了。”小汤说,这盆小米蕉很好打理,只需放在盆里,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成熟了。“这个米蕉还出乎意料地好吃。软糯香甜,带着一丝丝酸味。”

记者发现,许多年轻的上班族用水培水果的方法,来调节上班情绪。除了“蕉绿”,其他带枝的水果都可以用来水培,比如水培带枝树莓,称为“莓(没)烦恼”;水培带枝菠萝,称为“动感光菠(波)”“萝(锣)鼓喧天”;水培小南瓜枝,称为“万事不南(难)”。

“蕉绿”主要在线上售卖

“蕉绿”的出现,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阵在办公室水培水果的热潮。那么,成串带枝的“蕉绿”哪里有卖呢?记者调查了解到,主要在网上平台售卖,线下的水果店则主要售卖日常食用的水果。

相比水果店的香蕉,这些米蕉价格要贵一点。记者查询线上购物平台看到,有数百个店铺在售卖“可观赏”“熟可食用”的整串带杆米蕉,一串米蕉的价格20多元到60多元不等,有的店铺累计已售出了上万单。“现在天气热,一般4至7天就熟了,温度低的话7至15天。注意不要放在窗边、通风口、冰箱里,也不要晒太阳,避免米蕉皮变干、变黑。”据商家介绍,一串米蕉上面一般会长3至5把果实,总重量在4千克左右,可观赏也可食用。

记者还发现,有许多商家为了吸引买家,特别注明“可24小时内发货”,还会赠送“禁止蕉绿”“放轻松”“我不焦虑”等装饰小卡片。“如果是一串普通香蕉,30元可能没什么人买。但给它赋予情感的话,下单购买就变得理所当然了。”一名买家说。

记者也走访了兰城的一些水果店和商超,没有发现鲜切水果枝的身影,更多的是金橘、佛手、柠檬等土培的挂果盆栽。一名店主表示,香蕉熟得很快,没办法作为盆栽进行囤货,产地的卖家倒是可以根据订单发货。

年轻人为何爱“蕉绿”

“蕉绿”谐音焦虑,这在网上流传已久。如今,在各种“内卷”和“焦虑”的加持下,“另类绿植”香蕉成为年轻人的“宠物”,并不难理解。

“谐音梗蔬果”满足了消费者的生理需求,也扮演起了心理慰藉的角色。心理咨询师表示:“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许多‘打工人’都在寻找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谐音梗蔬果’的受捧,比如‘禁止蕉绿’,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心理暗示进行自我调节。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把不能自知的基础需求性消费,升级到主动购买让自己感到愉悦的精神性消费,可能意味着人们心理策略的升级,像幽默和自嘲这种自我悦纳的生活态度,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提升社会功能都有积极作用。”

年轻人在消费中寄托情感,“禁止蕉绿”并非第一个。不同于传统的花草植物,这种新型的“解压绿植”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在成熟后供人们食用。准备一段带枝的绿色米蕉,插在办公桌上的花瓶里,再贴上“禁止蕉绿”“拒绝蕉绿”等富有创意的标签,既增添了办公室的绿意,又能够缓解焦虑情绪。当米蕉逐渐成熟,它的香甜味道更是能让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

“蕉绿”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公室文化现象,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压方式,还引发了商家在销售策略上的创新,这种通过幽默和自嘲来表达情感的方式,也符合当下全民娱乐式自嘲的情绪共鸣。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