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第05版:关注

八段锦、太极拳、全方位防晒、三伏天晒背……

养生“老”路上出现“新”身影

在传统观念中,养生是中老年人的标配,似乎与精力旺盛、身强体健的年轻人相距甚远。但近年来,从八段锦、太极拳的流行到全方位防晒、三伏天晒背的走红,从简单的保温杯里泡枸杞到乌梅汤等各类中医药茶饮爆火,随着一连串网络新词冲上热搜,在传统养生这条“老”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身影。

年轻人钟爱八段锦 新中式健身很迷人

“左右开弓似射雕”“摇头摆尾去心火”……

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兰溪某企业职工小张都会在办公室打一套八段锦。小张说,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但他常年坐在办公室,会有腰酸、肩疼的毛病,下班后常感觉身体疲惫,身边的朋友建议他通过“新中式健身”活动一下筋骨。

刚开始学时,小张感觉四肢僵硬、不协调,身体不太适应,但沉下心练习后,目前已渐入佳境。“以前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就不想起来,现在下班了来打一套八段锦,不仅身体上很放松,人也有精气神了。”他说。

今年2月,龙年央视春晚歌舞节目《健康到到令》中,歌手周深与大熊猫一同打八段锦的片段,让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直呼迷上了八段锦。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中国健身气功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锦”字,由“金”和“帛”组成,“金”喻其“精美华贵”;“帛”喻其“像丝一般顺滑”,有连绵不绝之意。八段锦是由八个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分别是: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任何群体都可以学,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所以在群众中普及程度比较高。”健身爱好者张立练习八段锦已经有5年时间。他说,打八段锦的时候,通过呼吸吐纳配合,可以很好地调理五脏六腑,并起到固肾健体的作用。

在某社交平台,八段锦俨然成为一种秀出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载体,众多博主纷纷展现自己跟练后的变化,称八段锦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帕梅拉’”。

乌梅汤打败奶茶 中药代茶饮受青睐

“我的乌梅汤终于到货了!”经过一周的等待,兰溪市民王乐鑫在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抢购的“乌梅汤2.0版”终于到手。当天晚上,她就迫不及待地泡煮了一袋尝了尝,“酸酸的,回味有甘甜,我希望和网上说的一样,这个夏天真的能瘦下来”。

近日,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2.0版又一次火遍社交媒体。5月21日,该院互联网医院12小时内已配出24万余帖;5月22日,互联网医院配出了176万帖乌梅汤,包括乌梅汤、生发饮在内的中药代茶饮共配出225万帖。由于网友们的热情不断高涨,该院的互联网医院系统一度瘫痪。据数据显示,20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占到购买人数的86%。对于自嘲“脆皮”的这届年轻人,中医药养生成了“新宠”。从爆火的推拿科夜门诊到乌梅汤、养发饮、熬夜护肝元气茶等,中医药正在走出药房,在很多人不曾料想到的赛道上俘获年轻群体的芳心。

兰溪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也相继推出了乌梅荷叶饮、乌梅玫瑰饮、桑杞固发饮、加味四神祛湿饮等中药代茶饮,功效多样,有的生津止渴、祛湿化浊,有的补益肝肾、养发固脱,有的健脾祛湿、理气清心。记者发现,这些中药代茶饮大多价格不高,一帖的价格大都在1块多,一杯奶茶和咖啡钱就可以“养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年轻人买得起、喝得起,也是其火出圈的密码之一。

不过,市中医院中药房主任毛丽燕表示,年轻人关注中医药,对中医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年轻人容易存在从众心理,盲目跟风购买。饮用合适的中药代茶饮虽有益,但既然是药就有其偏性。因此,在中药代茶饮的选择上要注意适合自己的体质。另外,中药代茶饮也不能够完全取代药物,不能擅自停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等群体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差异化养生层出不穷 避免跟风、过度

在小红书上输入“养生”,帖子数量多达1654万。在微博、抖音等热门社交平台上,不少养生博主分享着各类养生话题,“年轻人养生建议”“年轻人养生食谱”“变美的尽头是养生”等相关热词和热帖更是五花八门。

“之前都是我妈天天唠叨着让我养生,现在沉迷于各种养生小妙招的我觉得养生真香……”市民李子沐从网上下单了复合维生素的营养包。“85后”的她告诉记者,身体上不断出现的小毛病,让她觉得养生保健事不宜迟。现在,她每天都会服用钙片和维生素,工作间隙还会在办公室做上一套健身操。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等到失去时才意识到。”采访中,不少年轻人表示,学业、工作、就业、情感交际等压力,加之越来越频繁的熬夜及不规律的饮食,让许多年轻人纷纷贴上“惜命”标签,开始关注养生保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能够在生活的细节中起到养生效果的方式,是年轻人最为追求的方式。比如,在三餐中改变饮食结构,尽量营养均衡,做到口味清淡,保证肠胃舒适;工作时尽量保持正确坐姿来缓解颈椎痛、腰背不适问题;吃应季的食物、穿适当的衣物保持身体机能。

有的年轻人则开始钻研中医“音乐疗法”,“以五音,养五脏”,并讲究到具体的什么时间去听什么音乐,通过聆听传统的古典音乐来调节、稳定情绪。这正可谓是妥妥的懒人养生思路了。

另外,还有许多年轻人开始流行起购买“艾草锤”,通过在身上敲打不同的穴位,通经活络、强筋壮骨、放松肌肉、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对身体的保养作用。比起早起打太极拳,跳健美操,这一随时随地可以“敲一敲”的养生方式,无疑会更加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注重身心管理的操作,这也是他们对初老、身体机能下降的对抗。但养生虽好,却不是一张万能的“处方”。随着养生的方式日渐增多,年轻人应该谨慎地看待各种养生方式,找寻真正为己所需的健康生活,了解清楚自己的体质,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切勿盲目跟风,避免过度养生。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