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护碧水 鱼翔浅底入画来
兰溪“天眼”精准助力渔政执法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胡 雪
导报讯 “江边,疑似有人在使用抄网捕鱼。”6月30日,是禁渔期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兰溪市农业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的手机里,跳出了渔业渔政综合管理平台推送的信息。收到信息后,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检查。
兰溪,坐拥浙中金衢盆地重要的“黄金水道”,是浙江省淡水渔业生产重点县市之一。近年来,兰溪水质持续改善,渔业资源增长,种类增加,但非法捕捞行为仍有发生,给兰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兰溪依托渔业渔政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为渔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渔业渔政综合管理平台作为“技防”天眼神器,为兰溪禁捕工作提供强大助力。打开该平台,大屏幕上跳出人机联防、分屏展示、预警事件、办案系统、态势分析等板块图标。监控网络能够全天候地对相关水域进行监控,值班人员也可以通过线上监控实时观察到兰江水域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或异常情况,系统立即生成线索并通过平台实时传递给执法人员。
“建立执法案件数据库,给渔业执法加上‘智慧头脑’。”市农业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精准打击、源头治理非法捕捞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兰溪建立执法案件数据库,挖掘渔民情况、发生地段、时间、频次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为非法捕捞当事人、船舶、特定河段“画像”,形成事件报告,供各部门参考研判,推动渔政执法工作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实现禁渔水域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的有效监管,切实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平。
不仅如此,市农业行政执法队积极运用渔业渔政综合管理平台,发布禁渔期政策、渔业资源保护知识及汛期安全生产要点,引导渔民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切实提升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渔业渔政综合管理平台运行3年多以来,辅助发现违法捕捞192起,其中查处渔业案件86起,对非法捕捞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