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9日 

第02版:要闻

潜心管护公益林 不负青山还富民

兰溪持续加强公益林管护提升生态效益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昨天上午,在兰溪市六洞山森林公园,护林员刘万军挥舞着镰刀,将山路上的荆棘、突出的树枝清理干净,方便人们行走。

“巡林的时候,遇到游客或是村民,都会劝导他们不要带火源上山、不乱砍滥伐、不乱丢垃圾,保护好生态环境。”刘万军基本上每天都会巡山一次,宣传防火知识,监测森林病虫害情况,不断提高公益林管护质量。

六洞山森林公园位于灵洞乡洞源村东北面,经省林业厅批准于1997年建立,是全省第一家省级集体性质森林公园。园内有4A级旅游景区地下长河。

六洞山矿产资源丰富,洞源村村民以前靠采矿卖石为主业,虽然赚钱,但毁了生态。为此,该村转变发展理念,开始封山造林育林,经过几十年公益林建设管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19年,该村荣获省公益林建设“十强村集体”;2023年,该村被评为省“四星级”森林人家。如今,六洞山森林覆盖率达97%。

“洞源村这些年变化很大,森林公园越来越漂亮,来六洞山风景区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范明军说,如今,洞源村的村民每年都有生态补偿金和旅游收入的分红,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近年来,兰溪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公益林建设管理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森林浙江建设目标责任,积极开展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兰溪共有省级以上公益林334975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3.6%。其中,国家级公益林84779亩,省级公益林250196亩。

据悉,自2004年公益林建设以来,兰溪累计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1.3亿多元,惠及162个村、7000多户林农,有力促进当地林农致富。黄店镇王家村就是获益村之一。王家村有省级公益林1000多亩,近年来,该村有效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白露有约”系列民宿,利用良好的森林环境和自然生态吸引各地游客。

王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惠良告诉记者,白露山是风景名胜区,游客比较多。为此,该村专门成立了森林应急消防站,组成了14人的消防队伍,并购置了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每年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村后,该村用于做好护林宣传、维护景区安全等,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造血功能。

经过20年不懈努力,兰溪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公益林树种更丰富,森林景观更优美,生物多样性更富集。公益林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防灾减灾、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溪将以公益林建设20周年为契机,强化管理,重点推进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提质增效工程,做好中幼林抚育和林相改造提升,建设高质量的森林兰溪,让兰溪的山更绿、树更美、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