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第02版:要闻

坚守实业发展道路的包文刚——

“兰溪人的血液里不乏‘吃苦’‘敢闯’基因”

记者 蒋宇欣

从“鸡毛换糖”出发,到建立小商品市场,再到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义乌练就了搏击风浪的本领,从一个寂寂无闻的浙中小县蝶变成名满天下的世界小商品之都。伴随义乌市场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市场经营户踏浪而行,抢抓新机遇。兰溪人包文刚便是这众多“逐浪者”中的一员。

2004年,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包文刚,偶然在电视中看到了一句广告语——“义乌,是你梦想的地方,义乌,也是你实现梦想的地方。”这句话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包文刚,激发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2005年,包文刚提着行李箱、扛着铺盖卷,只身来到了义乌开始“闯市场”生涯。

2006年,包文刚创办源源进出口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他在义乌市场租下一家门店,销售从兰溪两家工厂引进的香皂、润肤膏等日常用品。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诚信的服务,他很快在西非地区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资源。随着业务不断拓展,他将重心转向非洲贸易服务,专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跨境解决方案。

人在义乌,对市场风向是灵敏的。经过多年发展,源源进出口公司成长为集贸易、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源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业务覆盖喀麦隆、尼日利亚、科特迪瓦等多个国家,提供从签证、接送、汇款的客户服务到产品订购、空运海运双清、海外仓、跨境支付等一条龙服务。

“义乌这个城市很包容,这里的机会太多了,就像那句广告词说的一样,很多人把义乌都当做成就梦想的地方。”包文刚认为,在义乌,“行业菜鸟”可以白手起家,草根创业可以闻名全国。对于那些象牙塔里的精英,同样可以在义乌找到创业的位置,成为这座城市勇敢的创业者、勤劳的追梦人。

包文刚说,在创业的近20年时间里,他深受义乌发展的启发,坚守实业发展道路。在他看来,义乌的成功离不开义乌人的勤劳。义乌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在于“鸡毛换糖”的精神和经商文化,最重要的是义乌人非常吃苦耐劳,他们用勤劳勇敢,耕耘出富裕生活,将创新创业的活力注入发展的血脉里。

义乌的成功也离不开一个“敢”字。凭着“无中生有”的创新精神,几代义乌人“摇着拨浪鼓”接续奋斗,硬生生把一个“马路市场”做成了一个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全球超市”。

“其实,兰溪人的血液里也不乏‘吃苦’‘敢闯’的基因。”包文刚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敢闯敢拼的兰溪人走出家门,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拼搏,很快在当地立足,在异乡闯出了一片片新天地。

供应链发达、政策加持、配套完善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包文刚认为,义乌最大的经验在于行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问题,把这个领域持续往前推进。“义乌的机制非常灵活,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非常健康。当地致力于构建的良好营商环境,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滋润的沃土,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想做、敢做、能做’,总能及时为企业扫平障碍、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包文刚说,近年来,各地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兰溪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与创新实践,让他们这些在外创业者感到振奋。他期待着与家乡一起跑得更快、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