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旅融合 “出彩”又“出圈”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兰溪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提升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国际旅游交流合作,不断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激活与利用文化基因 打造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
近年来,兰溪各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持续发力,不断挖掘和激活文化基因,铸造文化标识,为文旅产业注入活力。今年6月,兰溪“鱼鳞册活化利用项目”、“游埠古镇提升项目”入选省级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其中,鱼鳞册活化利用项目荣获“浙传典籍”称号。
兰溪鱼鳞图册始于南宋,盛于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沿袭时间长达700余年,是古时官府征收皇粮国税的重要依据。兰溪鱼鳞图册完整为820册,现存746册,被学者誉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完整、最系统、最连贯的鱼鳞图册”。图册记载了兰溪城区十坊、乡区34都139图的田土、山林、地形等情况,涵盖近60万条土名、庄名、业主信息,保留了大量的印章、贴条、批注,展现国家管理和社会经济体系的独特机制,为国家基层治理研究提供了大量且可靠的新史料。
游埠古镇提升项目荣获“浙里畅游”称号。游埠是国家重点镇、全国摄影创作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旅游风情小镇、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省5A级景区镇、省摄影之乡、省特色美食小镇、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游埠古镇凭借摄影大师郎静山祖籍地和“江南第一早茶街”两大金字招牌,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挖掘文化内涵,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摄影艺术、美食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彰显千年古镇传统文化特色。
婺剧文化成功出海 强化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作为浙江婺剧的重要传承单位,一直致力于艺术的传承与推广。今年2月,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婺剧演出团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派,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在德国迪伦和荷兰海牙两地的2024年“欢乐春节”婺剧专场演出,用精彩绝伦的婺剧表演为海内外共庆中国农历新年。
本次海外演出,是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首次访演。演出团精心准备了《九节龙》《梳妆》《三岔口》《抬花轿》《吕布试马》《打枣》《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戏目和节目,向海外民众推广兰溪李渔文化、游埠早茶文化。演出还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德国迪伦报、荷兰联合时报报道,在线关注热度达1000余万。演出结束,婺剧演出团获驻荷兰使馆感谢信、兰溪市政府行政奖励集体嘉奖。
今年6月,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婺剧演出团受越南承天顺化省人民委员会邀请,参加以“融入和发展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2024越南顺化艺术节。
本次海外演出,李渔戏剧研究院精心准备了《李渔画兰》《吕布试马》《泗州城》《九节龙》《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婺剧,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唱响“有戏有味”的兰溪日子。
9月份,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首次受邀出访香港,参加贺国庆75周年啬色园非遗荟萃彩灯节系列活动演出。本次活动,演出团展现了《吕布试马》《挂画》《李渔画兰》《三打白骨精》《喜闹花果山》《徽胡独奏》《断桥》等多个婺剧经典剧目、李渔特色剧目及婺剧音乐节目,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来自各地的团队进行文化交流碰撞。
游埠早茶爆款出圈 擦亮兰溪美食文化金名片
近年来,兰溪持续推进“游埠早茶”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深入挖掘非遗、摄影、美食等多重元素,不断激发兰溪文旅市场活力。
2024年春节期间,游埠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35.7万人次,日峰值达6.6万人次,同比增长329.6%,实现旅游收入3.6亿元,是金华地区仅次于横店影视城的热门景区,获新华网、浙江日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点赞。
今年以来,兰溪进一步深化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立“游埠早茶”宣推联合体,开展8次全线推介,推介地包含苏州、嘉兴、浙音、浙师大、西湖、金职院等,同时专门邀请腊月小九、幻想家等自媒体达人扩大传播声量。
“五一”期间,游埠古镇景区仅5月3日就接待游客6.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位列金华“五一”假期第三热门景区,列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培育名单。目前,游埠古镇景区在小红书话题浏览量超2500万,抖音话题播放量达3亿次。
今年9月,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24美食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游埠小馆‘江南第一早茶’”入选2024美食旅游创新发展案例,进一步提升兰溪知名度,吸引游客了解兰溪、走进兰溪、爱上兰溪。
诸葛“文保做法”升级 增益旅游历史与文化底蕴
兰溪市诸葛村是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以九宫八卦设计布局,保存了大量明清古建筑,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一个提出整体保护的古村落。诸葛村有如此之多的古建筑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离不开兰溪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与坚持。
近年来,兰溪不断探索诸葛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建立政府主导、村集体管理、村民人人参与、公司化运作的发展模式,不断迭代“人人都是股东 人人都是文保员”的诸葛文保做法,实现了“村”和“民”、“保护”和“发展”的互利共赢。
今年1月,兰溪共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修缮专项资金2409万元,资金量居全省第一。2月29日至3月1日,在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现场会上,诸葛村作为典型发言,向全省介绍了诸葛文保的经验做法,共同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浙江模式”。5月,兰溪市诸葛村打造文物助力共富新模式被浙江省文物局评选为“2023年度浙江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成为金华唯一省级案例,获2位副省长批示肯定。8月,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线路宣传展示活动“百强案例名单”发布,兰溪“诸葛镇文旅融合创新案例”入选,进一步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兰溪旅游历史与文化底蕴。
记者 吴金泓 通讯员 张丽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