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第02版:要闻

有事好商量

——对协商民主的点滴感悟

兰溪市政协原主席刘成芝

小时候在乡村见闻各种矛盾纠纷,听大人长辈们劝解时说得最多也是最顺耳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好商量”。虽然矛盾纠纷并未因此消弭,气氛却往往由此而得到缓解,解决问题的契机常常就此出现。于是,这句话在我印象里特别深。

很幸运,我在政协工作了七年。分两段:一段是二十年前的2004年初到2007年初,担任十一届市政协副主席;另一段是十年前的2012年初到2016年初,担任十三届市政协主席。这期间,正是“协商民主”由地方政协工作探索逐渐上升到全国政协和党中央理论概括层面。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协商民主,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由于之前对“有事好商量”有些感性认识和实践体悟,因而在学习政协基础理论尤其协商民主理论时,感觉确实“其来有自”,协商民主就是民间“有事好商量”理念和做法的升级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群众基础。

今年,适逢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回想当年政协工作的经历,这里谈点对协商民主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首先, 做深做细调研工作是实践好协商民主的前提和基础。从政协角度来说,协商工作的着力点,就是把问题摸准、把事由厘清、把话讲明白。政协有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每一项职能都带有协商性质,因而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都是先把情况搞清楚,也就是把调查研究做扎实。所以,无论对政协机关还是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组来说,调查研究都是需要下最大力气的。

政协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三大块:一块是常委会重点课题调研;一块是各个专委会和委员组开展的调研;还有一块是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交办的专题调研。三大块调研都很重要,但常委会关注的重点是第一块,即常委会重点课题的调研,一般每年安排1~2个。印象比较深的是2012年发展第三产业的调研和2013年关于精品城市建设的调研,一些重要意见建议被吸收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当中。各个专委会和委员组的调研工作也做得非常认真,很多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乡镇(街道)采纳。此外,我们还特别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专项调查研究。如2014年7月,市委主要领导交办的兰湖旅游度假区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调研,其结果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次,重视协商平台的构建。实践协商民主需要好的载体与平台。各种大小会议包括每年一次的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当然都是很好的协商平台。印象中抓得最紧的是每年政协全体会议上的大会发言,从选题报题、落实人选,到调研、撰稿、修改再到最后定稿,班子成员和各专委会领导集体分工协作把关,确保发言高质量。同时,为使效果最大化,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到场,认真听取发言,并当场评审,使优质建言献策能够及时消化吸收和落实。

与此同时,还创新论坛形式,使协商民主更加丰富多彩。如2012年,我们根据当时市委提出的“追赶跨越、重振雄风”总要求,决定在全体委员中,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和民生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华杯”委员论坛,要求全体委员都参加。这次活动共征集委员调研文章100余篇,我们挑选其中优秀者开展集中论坛,并评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委员论坛创新了政协建言方法,搭建了委员学习交流的新平台,提升了建言质量和政协影响力。另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每年下半年举行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务虚会上每位主席的发言,将其作为政协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的极佳契机。许多同志用一年时间精心准备发言材料,努力为全市发展和民生问题建良言、献实策。

针对政协工作实际,我们还主动筹划和创设各种协商平台,一方面让协商多方位展开;另一方面,进一步活跃工作氛围,增强政协影响力。如开展“政协委员活动月”活动、委员大讲堂、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我们还利用政协“诗词书画社”平台,每年策划诗词书画交流活动。如,2012年的曹聚仁研究联谊活动;2015年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活动;与衢州、建德、浦江等地政协开展书画交流活动,等等。另外,文史工作也拓宽路径,开展专项研究和交流互动活动。如,纪念曹聚仁逝世40周年论文专辑;兰溪建县1340年纪念专辑;李渔文化研究专辑,等等,使此项工作紧贴中心和时代潮流,成果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将充分发扬民主贯穿协商全过程。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政协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和主要载体,本身就有一个如何在协商过程中让参与各方和每位委员发挥主体能动性、充分展现民主精神的问题。在协商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好这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传统平台、不断拓展新平台新载体,开辟更多实践协商民主的渠道。二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尤其让各位常委、专委会主任、委员组正副组长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各位委员,一方面,高度重视他们在各种会议、活动中的发言,尽可能让他们的发言内容为政府部门所吸收,为委员建言献策提供更多舞台。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社情民意的搜集、整理、运用。比如,请委员们把平时搜集到的社情民意内容进行梳理,成为建言献策、提案撰写的重要素材和线索。我们将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纳入委员、乡镇(街道)政协基层工委全年工作考核内容。还建立了特约信息员制度,聘请6名社情民意特约信息员。同时,积极拓展委员与基层群众联系新途径,设立了政协民盟联络室、文新组联络室等平台,形成了基层群众、政府部门与政协委员三方互动的良好局面,社情民意搜集反映渠道进一步拓宽。四年当中,社情民意搜集由2012年的每年30条、编发8期,逐渐增加到2015年的167篇、编发26期。三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政协组织的作用。当时,我们还有乡镇政协工委组织,工委经常组织本乡镇(街道)的政协委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委员活动,为推动当地工作献计出力,同时,为更加有效地开好全市政协会议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四是充分发挥政协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团结、大联合活动中,起到并不显性但润物无声的作用。

第四,把握好协商的节奏。所谓协商民主,就是充分尊重协商各方的意愿,让协商取得令各方满意的效果。一是精准把握党委工作意图,把稳协商民主建设的大方向。重大协商课题和重要工作向市委汇报。2014年11月,协助市委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会后出台的《中共兰溪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我市的协商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遵循。二是充分做好与政府的工作对接。年初,我们与政府召开工作对接会,对年内协商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协商。在落实协商内容时,充分尊重政府工作的意见,同时遵循协商工作规律,力求协商参与各方都能满意。三是按照工作对应的口子,将一些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政协工委(包括乡镇街道工委)、委员组,让他们在整体工作安排中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协商民主不仅源出于中华“和合”文化等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群众基础,更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合作共赢理念,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成功探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协商民主建设必将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县市政协作为最底层的地方政协组织,必将更加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