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第05版:专版

文章导航

环卫工人节

致敬环卫人 走近那抹橙

10月26日是浙江省第28个环卫工人节。这个节日,属于一群特殊的人。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总是第一个迎着晨曦出发,默默无闻地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一份初心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奋斗,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最脏最累的环卫一线奉献着光和热,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

晨兴夜寐是他们工作的常态,风里来雨里去是工作的特性,勤勤恳恳则是工作的态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抹橙,看看闪光的他们。

陈锦标:用汗水洗净城区每一寸道路

2022年9月,54岁的陈锦标选择加入环卫系统,成为了一名路面养护员。路面养护车作为少有的小型环卫作业车辆,其主要工作是冲洗人行道缝隙杂物、冲刷排水窖井口油污、清理道路污渍。

由于小型作业车作业较为方便,便于应急调度,且所负责的片区又是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兰江区域段,所以“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救急”作业模式,就成为了陈锦标工作的常态。

滨江路、三江路等路段商家较为集中,一到夜间,路上车水马龙。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商家在营业过程中造成的路面污染、排水窖井口的油污堆积等问题,这些都是陈锦标每天需要面对的。为了能够将道路冲洗干净,工作时的陈锦标要一直弯着腰,有时候还需持续半蹲。冲洗干净路面污渍并非易事,要将高压水枪的压强开到最大,然后用强力水柱冲洗路牙石上的污渍,将污水、碎石弹射到自己身上也是常有的事,但陈锦标从未因怕疼、怕脏就降低作业标准。

路面养护作业情况较为特殊,陈锦标需要在人流较少的时间段完成作业任务,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他经常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了,深夜店铺关门了还在路上作业。

过年期间,兰江绿道、府前路、三江路的路面污渍随着人流量的暴增而快速增长,正常的作业时间很难完成一天的冲洗任务,陈锦标就主动申请加班。那段时间,他经常凌晨三四点就已经在路面上作业,中午人流较多的时候原地休息一会儿,下午再接着干,直到深夜才结束工作。大年初一、初二,由于工作量剧增,陈锦标甚至错过了好几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到饭点,他独自坐在养护车上,捧着饭盒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扒几口饭,吃饱了就继续干。这期间,他几乎都“泡”路面上和污渍“死磕”。

“晨披星,晚戴月,午顶烈日,雨浸满身”,是陈锦标工作的真实写照。两年的环卫工作经历,让他更加明确以后的工作目标,他说:“我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在环卫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为美丽兰溪而努力!”

赵银生:“臭”了一个人 干净一座城

化粪池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粪渣的清理是个大问题。浙江吉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有机所仅有的6名员工承担着兰溪开放式小区6000余座化粪池的疏通、清理工作。赵银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63岁,从事化粪池清疏工作快30年了。有机所见证着赵银生从“小赵”变成“老赵”,从不敢、嫌弃、不好意思到现在清掏技术相当娴熟。

第一次参加清掏工作时,粪池口涌出的刺鼻气味熏得赵银生睁不开眼睛,干活的时候也特别小心,生怕污物溅到身上。很长一段时间,年轻的赵银生心里都充满委屈,更担心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后来,云山街道金钟岭社区有一化粪池满溢需要进行清掏。赵银生和同事立即赶往现场,但由于化粪池建在窄小的巷子里,清污车辆无法驶入,只能由赵银生先用勺子进行清掏,然后用塑料粪桶一桶一桶地往外面抬。有一些特别窄小的弯角,就连清掏勺都没法用,赵银生只能用手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粪渣清掏干净,一身“味”的赵银生带着满身疲惫准备离开。此时,户主喊住了他,他们非常热情地给他塞了水果,还反复跟赵银生说谢谢。返程路上,赵银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现在,有机所平均每天要疏通、清掏化粪池10余座,工作量之大,工作环境之艰辛是难以想象的。赵银生作为清掏工里的“老手”,总是在工作中发挥着带头作用。无论高温酷暑,还是三九严寒,无论工作条件多么艰难,他都默默地“战斗”着,丝毫没有怨言。

由于常年从事清掏工作,粪便溅到脸上、身上是常有的事。赵银生的心态却很好,他说:“活总得有人干,我一个人‘臭’了,城市却干净了,值得!”

雷素梅:

“洁”尽所能,甘于平凡

1970年出生的雷素梅今年54岁,自2011年进入环卫行业以来已有13个年头。在这期间,她见证了兰溪的快速发展,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环卫工成长为先进个人。13年里,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雷素梅从未无故缺席过一天的工作。她说:“兰溪就像我的家,打扫干净了,大家住着才舒心。”这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了不凡的光芒。

面对日复一日的环卫工作,雷素梅没有满足于传统的作业方式,而是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她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创新出了“自制大扫把”。这个扫把大大提高了清扫路面落叶的效率,有效节约了工作时间,大大减轻了落叶季普扫压力。这一创新,得到了“圈内”环卫人的广泛好评,也成为了兰溪同行学习的典范。今年6月,大雨“席卷”兰溪,暴涨的水位线使得水底的黄泥翻滚起来,雨水退去后,江边绿地已是厚厚的一层淤泥。清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雷素梅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前往岸边进行清淤工作。那段时间,每天凌晨三点,雷素梅就已经投入到了清淤工作中,连着几天她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的。等到清淤工作落下“帷幕”,她已经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雷素梅还时刻不忘帮助他人,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的温暖。她经常在工作之余,帮老人提重物。工作中捡到失物,也是第一时间上交或联系失主。

雷素梅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因其在环卫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多次获得“优秀个人”“兰溪市城市美容师”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雷素梅并没有自傲,她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对我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能让兰溪变得更加干净、更加美丽。”

【记者感言】 他们三人的事迹,是兰溪环卫人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对城市的深情厚谊,用汗水浇灌出城市的美丽之花。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让我们向全体环卫工人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为美丽兰溪所做出的努力!”

记者 姜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