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第04版:专版

文章导航

璀璨金艺 绘梦非遗

——“探索传统文化之美”活动走进下余村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11月9日上午,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兰溪市图书馆,在上华街道下余村开展“璀璨金艺·绘梦非遗——探索传统文化之美”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非遗老师张妙然,为25位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金箔画体验课。

金箔,这一传统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活动现场,张妙然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金箔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

据介绍,金箔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需要经过12道工序的精细锻造和25000次左右的捶打,才能制成厚度不足万分之一毫米的成品。这些金箔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金箔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独特,被誉为“艺术之花”,经过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国粹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是黄金,箔是什么呢”“金箔起源于哪”“金箔画是用什么制作的”……学生们对金箔和金箔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金箔画是用黄金制作的美术作品,而箔是一种由金属捶出的薄片,通常以其材质命名,如金箔、铜箔、铝箔、银箔。中国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也是如今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这里生产的金箔制品远销世界各国。

张妙然向学生们展示了金箔画的制作步骤和技巧。经过绘图、上胶等步骤后,学生们用镊子轻轻地夹起金箔片,然后将其贴在涂有胶水的图案上。“这个金箔片要轻轻地放,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容易破”“涂胶水的时候要注意均匀,不能有太多的气泡”“贴的时候要慢慢来,不能急躁,这样才能贴得平整”……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时地互相交流着心得体会,分享着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技巧。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幅幅精美的金箔画终于呈现在大家眼前。学生们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金箔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了今天的课,我认识了金箔,知道了金箔可以用来做寿司、酒店装潢、贴佛像、有医药作用,还可以用来画画。”学生郑淇文高举着自己的金箔画作品非常自豪地说。郑淇文妈妈王珍珍表示,了解到下余村在举办金箔画的活动,想让孩子过来体验一下,可以学习一些知识,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同时,她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记者 徐 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