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第03版:民生

“好人”帮“好人” 不让好人流泪

——慰问“浙江好人”刘汉青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以前你帮助了别人,现在我们来帮助你,我们不会让好人流眼泪。”2024年12月26日,兰溪市阳光先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陶小红、兰溪市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王爱文和社会爱心人士,带着棉被、米油等慰问品,来到黄店镇刘家村,慰问“浙江好人”刘汉青。

1953年出生的刘汉青,自幼家境贫寒,6岁时母亲离世,仅完成一年小学教育便不得不辍学。18岁时,为了给瘫痪在床的爷爷筹集医疗费用,他独自前往江西打工。即便生活艰辛,从做矿工、卖煤饼到当环卫工人,刘汉青始终保持着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过去的40多年间,他累计捐款超过20万元,无私地帮助了许多家庭和个人。因为坚持不懈做好事、乐奉献,刘汉青先后获得了“金华好人”和“浙江好人”荣誉称号。

面对慰问,刘汉青几度落泪,他表示:“我没有什么需要的,我有残疾补贴和低保,已经足够用了,这些资源你们可以留给更需要的人。”谈及第一次出资援助他人的情景,刘汉青说:“应该是4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和几位工友一起承包了几座小煤矿,生活算比较稳定。那时候,矿上有一户人家生活特别困难,家里三个孩子虽然聪明伶俐,却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法上学。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决定出钱支持他们读书。”

而令刘汉青感到遗憾的是,后来矿上出了事故,他的右腿被压断,不仅留下了长期的健康问题,还失去了稳定的收入,难以继续资助他人。发生事故后,右腿残疾的刘汉青回到老家兰溪,找了不少工作维持生计。他尝试过开茶馆、卖煤饼、打零工……直到2010年,他在金华当起了环卫工人,负责汽车城一带的垃圾清运工作。为了尽可能多地攒钱帮助他人,刘汉青每天辛勤工作,几乎全年无休。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热衷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19年,刘汉青发起成立了刘家村爱心基金会,每月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500元存入基金会,用于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然而,命运再次对刘汉青发起了挑战。2022年4月,刘汉青突然中风,丧失了工作能力。“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有好心人能接替我做好事,让这个帮助他人的基金会能够继续运作下去。”刘汉青说。

“他能在自己很困难的时候,把自己省下的钱拿去帮助需要的人,这是最让我最感动的。我们也会及时给予他更多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陶小红说。

作为兰溪市阳光先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陶小红从2008年开始从事公益志愿服务,至今已达16年。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带领“雷锋车队”的队员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乘车服务,曾连续3年接送双目失明者。同时,他还连续8年资助汶川地震灾区的2名小学生,连年资助兰溪市城乡特困小学生30余人。近年来,他又关注到老年人群体,通过参与助农义卖,然后把买下来的农产品送给5个敬老院和9个社区的多名孤寡老人。

和刘汉青交谈时,王爱文总是握着他的手,询问他是否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王爱文是兰溪市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也是浙江博爱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不仅诚信经营企业,平日里也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带领兰溪女企业家联谊会会员捐款捐物,与贫困学生结对,慰问孤寡老人。“刘汉青之前一直在做好事,现在身体不好,我们必须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通过实际行动关心关爱他和其他弱势群体。”王爱文说。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刘汉青家的外墙有翻新的痕迹。“因为3月有一场自然灾害,我们在走访时发现他家的房子出现了漏水迹象,就组织村里相关人员进行了修缮。每年,我们乡镇都会定期过来慰问,就是希望及时给予刘汉青帮助。”黄店镇宣传干事徐绮雅说。

据介绍,此次“好人帮好人”行动,并非是一次偶然的善举,而是一场爱心的延续。近年来,金华市好人频繁涌现。为进一步加强对道德典型的礼遇关爱,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身边好人,金华市文明办联合市慈善总会、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好人帮好人”行动,集中对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给予接力帮扶,共同打造好人“帮共体”。